时间: 2025-07-26 18:2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8:21:43
词汇“寘力”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和推测来进行分析。
由于“寘力”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可以尝试从字面意思来解释。其中,“寘”可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意为放置、安置;“力”则通常指力量、能力。结合起来,“寘力”可能指的是安置或运用力量的行为或状态。
由于“寘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深思熟虑的力量运用,或者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某人有效地使用自己的能力。
由于“寘力”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可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的遗留,或者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寘力”可能被赋予特定的意义。例如,在强调策略和智慧的文化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高明的力量运用。
对于我个人来说,“寘力”可能引发一种深思熟虑和策略性的联想,感觉是一种经过精心计算的力量运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遇到与“寘力”相关的经历或故事,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
在诗歌中,我可以尝试这样使用:“在夜的深渊,星辰寘力,照亮了前行的路。”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战略布局的画面,其中每个棋子都代表着一种寘力的艺术。
由于“寘力”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难以比较。
尽管“寘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通过这次分析,我对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不同词汇的含义和用法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不常见的词汇也可能在特定语境中发挥作用。
1.
【寘】
安排,放置。
【引证】
《说文新附》-寘,置也。 、 《易·坎卦》-寘于丛棘。 、 《诗·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 、 《左传·隐公元年》-遂寘姜氏于城颍。 、 《诗·周南·卷耳》-寘彼周行。 、 《周礼·秋官·大司寇》-凡害人者,寘之圜土。
【组词】
寘怀、 寘身
2.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