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9 06:1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6:13:04
“是非轻重”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事情的对错和重要程度。它通常用来评价或判断某件事情的性质和影响,强调在处理问题时要明确其正确与否以及其重要性。
“是非轻重”源自古代汉语,其词源可以追溯到《论语》等经典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是非轻重”强调道德判断和理性思考,这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和“明辨是非”相契合。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用于教育和法律领域,强调公正和理性。
这个成语给人以严肃、理性的感觉,联想到公正和明智的判断。在个人表达中,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论述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判断是非轻重的情况,比如在团队项目中,如何平衡不同成员的意见和需求,确保最终决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是非轻重”融入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人生路漫漫,是非轻重难分辨,
一步一思量,智慧光芒照心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eighing the pros and cons”或“judging the importance”,强调在决策时考虑利弊和重要性。
“是非轻重”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强调在处理问题时的理性判断和公正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提升论述的深度和说服力。
当然还是要分别是非轻重,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还是要讲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
1.
【是】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是,直也。 、 《礼记·玉藻》。疏:“谓正也。”-而疑是精粗之体。 、 《易·未济》-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
2.
【非】
(指事。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本义:违背;不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非,违也。从飛,下翅取其相背也。 、 《礼记·檀弓》。皇氏注:“不也。”-非刀匕是共。 、 《礼记·礼运》。注:“犹失也。”-非礼也。 、 《世说新语·简傲》-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组词】
非常异义、 非度、 非道、 非德、 非理
3.
【轻】
(形声。本义:车名)。
轻车。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轻本车名,故字从车。引申为凡轻重之轻。”-轻,轻车也。 、 《周礼·车仆》-轻车之萃。谓驰敌致师之车也。 、 《战国策·齐策》-使轻车锐骑冲雍门。
4.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