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4:01
“团龙”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一种传统的**图案,其中龙的形象被设计成团状或卷曲状,常见于古代的服饰、器物和建筑装饰中。这种图案象征着吉祥、尊贵和权力。
在文学中,“团龙”可能被用来描述古代皇室或贵族的装饰风格,强调其高贵和权威。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讨论传统文化或艺术时。在专业领域,如艺术史、考古学或设计学中,“团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于分析和理解古代的艺术风格和象征意义。
同义词:龙纹、龙饰、龙图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但若从象征意义上考虑,可能与“平凡”、“普通”等词相对。
“团龙”一词源自**古代对龙的崇拜和神话传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团龙图案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艺术形式,广泛应用于各种装饰艺术中。
在**文化中,龙是权力和尊贵的象征。团龙图案的使用通常与皇室或贵族相关,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审美观念。
团龙图案常常让人联想到**古代的辉煌和神秘,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好奇。
在参观故宫时,我被那些精美的团龙装饰深深吸引,感受到了**古代艺术的精湛和历史的厚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团龙舞动在古墙,岁月无声诉辉煌。”
团龙图案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金色的龙在云雾中翻腾,而听觉联想可能是古代宫廷音乐的悠扬旋律。
在西方文化中,龙通常被视为邪恶的象征,而在**文化中,龙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团龙图案在西方可能不太常见,但在东方艺术和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对“团龙”这一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它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这一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知识,也增强了我对**传统艺术的欣赏和理解。
1.
【团】
(形声。从囗(wéi),专声。本义: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团,圆也。 、 《文选·班婕妤·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组词】
团扇、 团领、 团栾、 团茅、 团城
2.
【龙】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同本义。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引证】
《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 《易·乾》-飞龙在天。 、 《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 《孔子家语·执辔》-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 、 刘向《新序·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
【组词】
龙工、 龙公、 龙渊、 龙章、 龙蛇、 龙文、 龙伯、 龙沼、 龙旌凤翣、 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