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2:26
五言诗是一种**古典诗歌形式,每句由五个汉字组成。它起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是古代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五言诗通常分为五言绝句和五言律诗两种,前者每首四句,后者每首八句。
五言诗起源于汉代,最初用于乐府诗,后来发展成为独立的诗歌形式。唐代是五言诗的鼎盛时期,许多著名的诗人都以其五言诗著称。随着时间的推移,五言诗的形式和内容都有所变化,但其基本结构保持不变。
五言诗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情感。它在唐代达到了高峰,成为文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工具。
五言诗常常给人以古典、优雅的感觉,读起来节奏感强,意境深远。它能够唤起人们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在学*和教授**古典文学时,五言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和情感,也让我在创作现代诗歌时能够借鉴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
在现代诗歌创作中,可以尝试融合五言诗的形式和现代主题,创造出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的作品。例如:
“都市夜未央,灯火如星光。人心何处去,梦回古长安。”
五言诗的节奏和韵律可以与古典音乐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古朴而优雅的氛围。视觉上,可以想象古代文人墨客在月光下吟诗作画的场景。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五言诗的固定形式诗歌也有存在,如日本的俳句(每首三句,共17个音节),虽然形式不同,但都体现了对语言精炼和意境营造的追求。
五言诗作为古典诗歌的重要形式,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深远的影响,也在文化传承和语言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五言诗的学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的精髓,同时也能够在现代创作中发挥其独特的魅力。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 、 《左传·昭公九年》-志以定言。 、 《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 、 《墨子经》-言,口之利也。 、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具言所闻。 、 《后汉书·列女传》-趋机而言。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言于李??。 、 明·魏禧《大铁椎传》-言讫不见。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组词】
言绝、 言言、 言不尽意、 言戏、 言人人殊、 言笑自若、 言之无文、 言方行圆、 言信、 言爽、 言不顾行、 言欢
3.
【诗】
(形声。从言,寺声。本义:诗歌)。
同本义。
【引证】
《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 《说文》-诗,志也。 、 《国语·鲁语》-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 、 《周礼·大师》。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教六师,曰风,曰赋,曰比,曰典,曰雅,曰颂。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组词】
诗筒、 诗瓢、 诗友、 诗虎、 诗流、 诗案、 诗眼、 诗债、 诗传、 诗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