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4:11
匿藏: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隐藏、不公开或不显露。它通常用来描述某人或某物被隐藏起来,不让他人发现或知晓。
“匿藏”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由“匿”(隐藏)和“藏”(收藏)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有“匿藏不露”的表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匿藏”常与保密、隐私和策略相关联。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有时会匿藏自己的真实意图或情感,以保护自己或达到某种目的。
“匿藏”这个词给人一种神秘和隐秘的感觉。它可能引发对未知的好奇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秘密和阴谋。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有一次匿藏了一份礼物,想给朋友一个惊喜。这种匿藏的行为增加了礼物的神秘感和期待感。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匿藏”来表达深层的情感:
月光下,我匿藏了
对你的思念,
如同夜幕下的星辰,
不为人知,却永恒闪烁。
在英语中,“匿藏”可以对应为“conceal”或“hide”。虽然基本含义相似,但“conceal”更偏向于有意隐藏,而“hide”则更通用。
“匿藏”这个词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不仅涉及物理上的隐藏,还涉及情感和意图的隐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匿藏”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意图。
1.
【匿】
(形声。从匚(xǐ),若声(上古读音与匿声相近)。“匚”表示有所藏。本义:隐藏,躲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匿,亡也。 、 《广雅》-匿,藏也。 、 《左传·宣公十五年》。注:“亦藏也。”-瑾瑜匿瑕。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注:“藏也。”-而知匿其暱。 、 《论语》。皇疏:“藏也。”-匿怨而友其人。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引车避匿。
2.
【藏】
收藏财物的府库。
【引证】
《周礼·天官·宰夫》。治藏,藏文书器物。-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 、 《礼记·中庸》-宝藏兴焉。 、 《列子·黄帝》-俄而范氏之藏大火。 、 《宋史·太宗七女传》-太宗尝发宝藏,令诸女择取之。
【组词】
藏吏、 库藏、 藏户、 藏府
内脏 同: 脏
【引证】
汉·枚乘《七发》-酒练五藏。 、 《管子·水地》-五味者何?曰:五藏。 、 《庄子·齐物论》-百骸九窍六藏。 、 《汉书·王吉传》-吸新吐故以练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