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5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54:10
投降 的字面意思是指在战争或冲突中,一方放弃抵抗,向另一方屈服或归顺。基本含义是承认失败,不再继续战斗或抵抗。
投降 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投降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最初的意思是“放弃抵抗”。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包括了在各种冲突和竞争中承认失败的行为。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投降可能被视为一种耻辱或勇敢的行为,取决于投降的原因和方式。例如,在某些文化中,为了保护无辜者的生命而投降可能被视为一种高尚的行为。
投降 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因为它通常与失败和放弃相关联。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投降也可能象征着智慧和生存策略。
在个人生活中,投降可能出现在面对无法克服的困难时,选择接受现实并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例如,在职业发展中,有时可能需要投降于市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
在诗歌中,投降可以被用来表达一种深刻的情感转变:
在风暴的中心,我投降于寂静, 让心灵的风帆,随风飘扬。
投降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战争电影中的白旗,或是悲伤的音乐,传达出一种无奈和放弃的情感。
在不同语言中,投降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相似。例如,英语中的 "surrender" 和法语中的 "se rendre" 都表达了放弃抵抗的意思。
投降 这个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不仅涉及军事和法律领域,还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和文学创作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投降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1.
【投】
(会意。从手,从殳。殳(shū),古兵器。合起来表示手拿兵器投掷。本义:投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投,擿(掷)也。 、 《左传·昭公五年》-受其书而投之。 、 《诗·大雅·柳》-投我以桃。 、 《礼记·曲礼上》-毋投与狗骨。 、 《楚辞·招魂》-投之深渊些。 、 《汉书·贾谊传》-欲投鼠而忌器。 、 《史记·魏公子列传》-以肉投馁虎。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作投击势。 、 《聊斋志异·狼三则》-投以骨。 、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孤羊投群狼。
【组词】
投兵、 投注、 投食、 投绂
2.
【降】
投降。
【引证】
《公羊传》。注:“降者自优之文。”-曷为不言降。 、 《资治通鉴·唐纪》-每得降卒。 、 《资治通鉴》-琮已降。 、 、
【组词】
降附、 降骨
降服,使驯服。
【引证】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注:“和同也。”-六卿三族,降听政也。 、 《左传·隐公十一年》。注:“降,降心也。”-其能降以相从也。 、 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 、 《西游记》-[太公]又与了我五钱银子做盘缠,教我再去请好法师降他。
【组词】
降发、 降视、 降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