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5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54:11
词汇“恬让”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恬”和“让”两个字的含义来尝试构建一个可能的解释和分析。
结合这两个字,“恬让”可以理解为一种平和、谦让的态度或行为。
由于“恬让”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但“恬”和“让”都是古代汉语中就存在的词汇,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传统文化中,谦让是一种美德,尤其是在儒家文化中,强调“礼让”和“和谐”。因此,“恬让”可能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被视为一种积极的品质。
“恬让”给人一种温暖、和谐的感觉,联想到平静的湖面、和谐的家庭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描述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时使用“恬让”,例如在评价一个朋友时说他总是很恬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恬让如春风,轻抚过心田,化解了冬日的严寒。”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品质和行为在各种文化中都有体现,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恬让”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一种美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价值观。通过学和使用这样的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传达我们的情感和态度。
1.
【恬】
(形声。从心,甜省声。本义:安静)。
同本义 (表示心境的安静,平静)。
【引证】
《说文系传》-恬,安也。 、 《广雅》-恬,静也。 、 曹丕《与吴质书》-恬淡寡欲。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恬然自安。
【组词】
恬波、 恬和、 恬忽、 恬夷、 恬安、 恬澜
2.
【让】
(形声。从言,襄(xiāng)声。本义:责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让,相责让也。 、 《小尔雅》-诘责以辞谓之让。 、 《广雅》-让,责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且让之。 、 《国语·周语》-让不贡。 、 《史记·齐世家》-鲁人以为让。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众知有为,因让之曰:…
【组词】
让书、 让勖、 让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