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9:58
“偎妻靠妇”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或者短语,它似乎是由两个动词“偎”和“靠”以及两个名词“妻”和“妇”组合而成的。字面意思是指依赖或依靠妻子或妇女。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定的贬义,暗示某人过分依赖女性,缺乏独立性。
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软弱无能的男性角色,或者在讽刺和批评的语境中使用。在口语中,如果使用这个词汇,可能是在开玩笑或者在特定的社交环境中表达某种依赖关系。在专业领域,这个词汇可能不太适用,除非是在讨论性别角色和依赖关系的社会学或心理学文献中。
由于“偎妻靠妇”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短语,它的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现代人根据字面意思组合而成的一个表达方式。
在传统的**文化中,男性通常被期望是家庭的主要支柱和决策者。因此,“偎妻靠妇”这样的表达可能会被视为对男性角色的负面评价。在现代社会,随着性别角色的变化,这种表达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
这个词汇可能会引起对性别角色和依赖关系的讨论,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以及对男性独立性的期望。
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个人应用的例子可能不多。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使用这个词汇,可能是在特定的社交环境中,或者是在讨论性别角色和依赖关系时。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偎妻靠妇”作为一个角色特征来描绘一个依赖性强的人物,或者用它来探讨性别角色和独立性的主题。
由于这个词汇的具体形象不太明确,视觉和听觉联想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个人的想象来构建。
在其他语言和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来描述依赖女性的男性,但具体的词汇和使用情况会有所不同。
“偎妻靠妇”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触及了性别角色和依赖关系的话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和文化背景,以及如何在不同的语境中恰当地使用语言。
1.
【偎】
(形声。从人,畏声。本义:亲近)。
同本义。
【引证】
《列子·黄帝》-不偎不爱。 、 《山海经·海内经》-天毒偎人爱人。
【组词】
偎爱、 偎妻靠妇、 偎红倚翠、 偎干就湿
2.
【妻】
以女嫁人。
【引证】
《汉书·吴芮传》。注:“妻,嫁女与人也。”-黥布归芮,芮妻之。 、
娶女子为配偶。
【引证】
《左传·桓公六年》-齐侯又请妻之。 、 《孟子》-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
3.
【靠】
(形声。从非,告声。从“非”,表示相违背。本义:相背)。
相依。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今俗谓相依曰靠,古人谓相背曰靠。”-靠,相违也。
4.
【妇】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帚”,右边是“女”。从女持帚,表示洒扫。本义:已婚的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婦,服也。从女,持帚,洒埽也。会意。谓服事人者。 、 《广雅》-女子谓之妇人。 、 《仪礼·士丧礼》。注:“妻妾子姓也。”-妇人侠床。 、 《礼记·曲礼》-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组词】
少妇;孕妇;媳妇;妇驵、 妇政、 妇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