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0:41
词汇“并后”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并后”这一词汇的分析:
“并后”字面意思是指合并或结合之后。在古代文献中,它可能指的是两个或多个事物合并后的状态或结果。
由于“并后”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它可能出现在讨论政治、军事或经济合并的语境中。
由于“并后”的使用频率极低,很难找到具体的例句。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出现类似“两国并后,国力大增”这样的表述。
“并”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合并、并列的意思,“后”字则表示之后或后面。两者结合,形成了“并后”这一词汇,表示合并之后的状态。
在古代,政治和军事上的合并是常见现象,因此“并后”可能在描述这些历史时出现。
由于“并后”不是一个情感色彩强烈的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它更多地被用于描述客观事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使用“并后”这一词汇。它更多地出现在学术研究或历史文献中。
在创作中,可以将“并后”用于描述两个不同世界的融合,例如在科幻小说中描述两个星球的合并。
由于“并后”不是一个视觉或听觉上引人注目的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并后”的词汇,因为它在汉语中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表达。
“并后”这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它更多地出现在古代文献中,用于描述合并后的状态。在学*汉语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汉语的丰富性和历史背景。然而,由于其使用频率低,它在日常交流和表达中的重要性有限。
1.
【并】
(会意。《说文》:“从二立。”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本义:并行,并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並,併也。从二立,会意。今隶作並。 、 《仪礼·乡射礼》-並行。 、 《礼记·儒行》-並立则乐。 、 《荀子·儒效》-俄而並乎尧舜。 、 《礼记·玉藻》-並纽约用组。 、 《诗·齐风·还》-並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 《文心雕龙·附会》-並驾齐驱,而一毂统辐。 、 《韩非子·难势》-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并踵而生也。
【组词】
并列;并肩作战;并介、 并夹、 并封、 并心
2.
【后】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后,继君体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 《诗·周颂·时迈》-允王维后。 、 《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 、 《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 、 《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
后王、 后帝、 后夷、 后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