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8:13
并吞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将两个或多个事物合并为一个,或者指一个强大的实体吞并、兼并另一个较弱的实体。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它通常指一个国家或公司吞并另一个国家或公司。
“并吞”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并”意为合并,“吞”意为吞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保留了其基本的合并和吞并的含义,但在使用上更加专业化,尤其是在商业和政治领域。
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并吞”可能带有不同的情感色彩。例如,在讨论历史上的领土扩张时,这个词可能引起民族主义情绪或历史记忆的反思。
“并吞”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权力、控制和侵略,可能引起人们对不平等和压迫的担忧。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可能用于描述商业策略,如小企业被大企业并吞,或者在讨论政治事件时,如国家间的领土争端。
在诗歌中,“并吞”可以用来象征性地描述爱情或友谊中的融合与统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巨大的生物吞噬一个小生物,这种视觉形象强化了“并吞”的侵略性和力量对比。
在英语中,“并吞”可以对应为“annex”或“absorb”,在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中,这个词的使用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
“并吞”是一个多面向的词汇,不仅在字面上表示合并和吞并,还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承载着丰富的意义和情感。了解和掌握这个词的使用,对于深入理解语言的细微差别和文化的多样性至关重要。
1.
【并】
(会意。《说文》:“从二立。”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本义:并行,并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並,併也。从二立,会意。今隶作並。 、 《仪礼·乡射礼》-並行。 、 《礼记·儒行》-並立则乐。 、 《荀子·儒效》-俄而並乎尧舜。 、 《礼记·玉藻》-並纽约用组。 、 《诗·齐风·还》-並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 《文心雕龙·附会》-並驾齐驱,而一毂统辐。 、 《韩非子·难势》-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并踵而生也。
【组词】
并列;并肩作战;并介、 并夹、 并封、 并心
2.
【吞】
(形声。从口,天声。本义:咽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吞,咽也。 、 《后汉书·杜笃传》注-吞舟大鱼也。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吞长江。 、 宋·苏轼《石钟山记》-与风水相吞吐。 、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气吞万里如虎。
【组词】
吞炭、 吞舌、 吞舟、 吞刀刮肠、 吞牛、 吞咀、 吞下一条鳝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