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3:46
“并力”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集中力量或共同努力。它通常用来描述人们或组织为了达到某个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共同发挥各自的力量。
在文学作品中,“并力”常用来描绘团结一致的场景,如“众人并力,共同抵抗外敌”。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鼓励团队合作,例如“我们需要并力才能完成这个项目”。在专业领域,特别是在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中,“并力”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资源整合。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并力”更强调力量的集中和统一,而“合力”和“协力”则更侧重于合作的过程。反义词“分力”和“各自为政”则强调力量的分散和各自为战。
“并力”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并”(合并、集中)和“力”(力量)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提到“并力以御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并力”体现了集体主义精神,强调团结和协作的重要性。在社会背景中,它常被用来强调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团结一致的力量。
“并力”给人以积极、团结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团队合作、共同努力的场景。它鼓励人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体验到“并力”的重要性。当我们面临紧迫的截止日期时,团队成员并力合作,最终按时完成了项目,这种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团结的力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山川并力,汇聚成河,人心并力,共筑梦想。”
视觉上,“并力”可以联想到一群人手拉手,肩并肩的画面。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团队成员齐声呼喊,共同前进的声音。
在英语中,“并力”可以对应为“pooling efforts”或“joining forces”,虽然在表达上有所不同,但核心意义都是集中力量和资源。
通过对“并力”的深入学,我认识到它在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行动中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学、工作还是生活中,理解和运用“并力”的概念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目标,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效率。
1.
【并】
(会意。《说文》:“从二立。”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本义:并行,并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並,併也。从二立,会意。今隶作並。 、 《仪礼·乡射礼》-並行。 、 《礼记·儒行》-並立则乐。 、 《荀子·儒效》-俄而並乎尧舜。 、 《礼记·玉藻》-並纽约用组。 、 《诗·齐风·还》-並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 《文心雕龙·附会》-並驾齐驱,而一毂统辐。 、 《韩非子·难势》-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并踵而生也。
【组词】
并列;并肩作战;并介、 并夹、 并封、 并心
2.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