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1:0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05:47
曲沼(qū zhǎo):字面意思是指弯曲的池塘或湖泊。在古代文学中,这个词常用来形容水域的形状曲折,或者比喻事物的曲折变化。
“曲沼”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曲”表示弯曲,“沼”指池塘或湖泊。在古代文学中,这个词被广泛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学作品中仍能见到。
在**传统文化中,曲沼常被用来象征生活的曲折和变化,或者用来比喻人的命运多舛。在园林设计中,曲沼也是一种常见的设计元素,用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趣味性。
“曲沼”这个词给人一种宁静、深邃的感觉,联想到夜晚的月光洒在弯曲的池塘上,或者清晨的雾气缭绕在湖面。它也可以让人想到人生的曲折和不易,引发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在旅行中,我曾见过一个名为“曲沼”的景点,那里的水域弯曲,周围环绕着古树和花草,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曲沼”:
月光洒在曲沼上,
波光粼粼映星光。
曲径通幽处,
心随水波荡。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月光下的曲沼,水面波光粼粼,周围是静谧的树林。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轻柔的钢琴曲,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宁静和水面的波动。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winding pond”或“meandering lake”,但这些词汇在文学和文化中的使用不如“曲沼”在**文化中那么丰富和深刻。
“曲沼”这个词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曲】
乐曲,歌曲。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 、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五更转曲。
【组词】
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引证】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不复能终曲。
2.
【沼】
(形声。从水,召声。本义:水池,积水的洼地。上古时期,池和沼都表水池,塘在中古时期才表示水池。一说圆曰池,曲曰沼)。
同本义。
【引证】
《一切经音义》引《说文》-沼,小池也。 、 《诗·召南·采蘩》-于沼于沚。 、 《诗·小雅·正月》-鱼在于沼,亦匪克乐。 、 《礼记·礼运》-龟龙在宫沼。 、 《左传·隐公三年》-涧溪沼沚之毛。 、 《孟子》-王立于沼上。 、 《淮南子·原道》-射沼滨之高鸟。 、 唐·白居易《过骆山人野居小池》-茅覆环堵亭,泉添方丈沼。
【组词】
沼沚、 沼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