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9:27
折价:指商品或资产在交易时以低于其标称价值或市场价值的价格出售。这种折扣可能是由于商品的磨损、过时、库存积压或其他市场因素。
折价一词源自汉语,其中“折”意味着减少或打折,“价”指价格。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广泛用于描述商品或资产的价格降低。
在消费文化中,折价销售常常被视为吸引顾客的手段,尤其是在节假日或季末。这种做法在零售业非常普遍,有助于清理库存并吸引消费者。
折价可能引起消费者的兴奋和期待,因为它意味着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商品。然而,对于卖家来说,折价可能意味着损失或资产价值的降低。
在日常生活中,折价销售是我购物时经常关注的信息。例如,去年双十一期间,我通过折价购买了一台原本价格较高的笔记本电脑,节省了不少开支。
在诗歌中,折价可以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青春的消逝:
“岁月如折价的绸缎, 一寸光阴一寸金, 折了又折, 终成过往的尘埃。”
折价可能让人联想到商店橱窗上的折扣标签,或者是收银机发出的“叮咚”声,标志着一笔交易的完成。
在英语中,“折价”可以对应为“discount”或“markdown”。在不同文化中,折价销售都是一种常见的商业策略,但其背后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可能有所不同。
折价是一个在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中极为常见的词汇,它不仅涉及经济交易,还承载着文化和社会的多种含义。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对于理解市场动态和消费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1.
【折】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斧子(斤),左边是断开的“木”,意即斤砍断木。后来断木演变为“手”,意为用手拿斧弄断东西。本义:折断)。
同本义。
【引证】
《易·丰》-折其右肱。 、 《易·说卦》-兑为毁折。 、 《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杞。 、 《周礼·疡医》-折疡之祝药。 、 《仪礼·特牲礼》-设折俎。 、 《左传·哀公元年》-无折骨。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领而死。 、 《淮南子·人间训》-堕而折期髀。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草折。 、 《汉书·李广苏建传》-触柱折辕。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折臂断足。
【组词】
骨折;兰摧玉折;折针儿、 折伐、 折首、 折脚铛、 折齿
2.
【价】
用于句尾,相当于“的”、“似的”。
【引证】
《水浒全传》-只听得一声震天价响,那尊金刚从台基上倒撞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