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0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08:38
塞尔维亚人: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来自塞尔维亚(一个位于巴尔干半岛的国家)的人,或者是指具有塞尔维亚国籍或塞尔维亚血统的人。
在文学中,“塞尔维亚人”可能被用来描述特定的文化特征、历史背景或民族性格。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简单地用来指代一个人的国籍或民族身份。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政治学,这个词汇可能涉及到更复杂的民族认同、政治立场或历史**。
同义词:塞尔维亚国民、塞尔维亚族人 反义词:非塞尔维亚人、外国人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塞尔维亚国民”更强调国籍,“塞尔维亚族人”更强调民族身份。反义词则直接指出了与塞尔维亚人相对的概念。
“塞尔维亚人”这个词源于塞尔维亚这个国家的名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塞尔维亚王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语言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指代特定民族和国籍的术语。
在塞尔维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塞尔维亚人”这个词汇承载着丰富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记忆。在20世纪的巴尔干战争和南斯拉夫解体等**中,这个词汇也带有复杂的政治和民族认同的含义。
对于我来说,“塞尔维亚人”这个词汇可能引发对巴尔干半岛丰富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同时也可能联想到该地区曾经经历的冲突和动荡。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与一位塞尔维亚人朋友交流,通过他的故事,我对塞尔维亚的文化和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巴尔干的风中,塞尔维亚人的歌声飘扬,穿越历史的沧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到塞尔维亚的传统服饰、建筑和风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塞尔维亚的传统音乐和舞蹈。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中对应的词汇是“Serbian”,在德语中是“Serbe”,虽然词汇不同,但都指代同一个民族和国籍。
通过对“塞尔维亚人”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词汇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词汇的多维度含义对于准确和丰富地表达思想至关重要。
1.
【塞】
实,堵、填充空隙,用于书面词语中。 同: 僿
【引证】
《书·皋陶谟》-刚而塞。 、 《诗·邶风·燕燕》。郑《笺》云:塞,充实也。《说文》:僿,实也。-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 《礼记·孔子闲居》-志气塞乎天地。
【组词】
闭耳塞听;阻塞
2. 【尔】 (形声。本义:窗格花纹)。 同本义。
3.
【维】
(形声。从糸(mì),隹(zhuī)声。本义:系物的大绳)。
同本义。
【引证】
《玉篇》-维,紘也。 、 《说文》-维,车盖系也。 、 《广雅》-维,系也。 、 《楚辞·天问》-斡维焉系。 、 《周礼·节服氏》。注:“维之以缕。”-维王之大常。 、 《左传·昭公十年》。疏:“纲也。”-居其维首。 、 《淮南子·天文训》-天柱折,地维绝。
【组词】
维纲
4.
【亚】
(象形。小篆作“亞”。许慎认为像人驼背形。甲骨文一说像花边形。本义:丑)。
同本义。
【引证】
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夫地有山有泽,有黑有白,有美有亚。 、 《说文》。段玉裁注:“此亚之本义。亚与恶音义皆同…衣驾切。”-亚,丑也。
5.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