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1:11
山顶:字面意思是指山峰的最高点,即山体的顶部。它通常是一个地理特征,标志着山脉或山丘的最高点。
山顶的词源相对直接,由“山”和“顶”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山和顶部。在古代汉语中,山的概念和顶部的高点一直是人们描述地理特征的基本元素。
在许多文化中,山顶具有神圣或神秘的象征意义。例如,在**或神话中,山顶可能是神灵或圣人居住的地方。在现代社会,登山活动也常常被视为挑战自我和接近自然的象征。
山顶常常让人联想到壮丽、宁静和成就感。它可能激发人们对自然美景的敬畏,或是对个人努力的自豪。
个人经历中,登顶一座山可能是一次难忘的体验,不仅因为身体上的挑战,也因为心灵上的满足和视野的开阔。
在诗歌中,山顶可以被描绘为:
晨曦初照,金光洒满山顶, 云海翻腾,似仙境般缥缈。
山顶的视觉联想可能是白雪皑皑的山峰,或是日出时分的金色光芒。听觉上,可能是风穿过山峰的呼啸声,或是鸟儿的鸣叫。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mountain peak”或法语的“sommet de la montagne”,山顶的概念基本相同,但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使用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山顶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地理特征,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沟通的深度和广度。
1.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2.
【顶】
(形声。从页(xié),丁声。从“页”,表示与人头有关。本义:人头的最上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顶颠也。 、 《易·大过》-过涉灭顶。 、 《庄子·大宗师》。释文:“本作项。”-肩高于顶。 、 清·方苞《狱中杂记》-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
【组词】
头顶;秃顶;顶光、 顶珠、 顶角、 顶颡、 顶老、 顶阳骨 (头盖骨;) 顶瓜皮 (头皮、 顶搭子 、 顶门上针、 顶虫、 顶疮、 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