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5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57:26
逃亡的人;避世隐居的人。
1.
【逋】
(形声。从辵(chuò),甫声。逋的原始意义是奴隶逃亡。本义:逃亡,逃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逋,亡也。 、 《书·牧誓》-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 、 《书·大诰》-于伐殷逋播臣。 、 《书·武臣》-为天下逋逃主。 、 《左传·僖公十五年》-六年其逋。 、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狼失声而逋。
【组词】
逋臣、 逋逃薮、 逋客
2.
【客】
(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各声。本义: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字从各,异词也。故自此托彼曰客。引申之曰宾客。”-客,寄也。 、 唐·李朝威《柳毅传》-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 、 徐光启《甘薯疏序》-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 、 白居易《雨夜有念》-吾兄寄宿州,吾弟客东川。
【组词】
客边、 客纲客纪、 客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