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7 05:1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5:17:51
词汇“懦小”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懦”和“小”。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懦小”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懦小”字面意思是指性格软弱、胆小怕事。其中,“懦”表示懦弱、缺乏勇气,“小”在这里表示小气、胆小。结合起来,“懦小”形容一个人不仅胆小,而且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缺乏勇气和决心。
“懦”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意为软弱无力。“小”字则是一个基本汉字,表示尺寸小或数量少。两者结合形成的“懦小”一词,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被用来形容人的性格特征。
在**传统文化中,勇敢和坚强被视为美德,而“懦小”则被认为是负面品质。这种观念在社会中广泛存在,影响着人们对性格特征的评价和期待。
提到“懦小”,我联想到的是那些在困难面前退缩、不敢承担责任的人。这种词汇往往带有一种贬义,让人感到失望和无奈。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因为懦小而错失机会的朋友。这让我意识到,勇敢面对挑战是多么重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懦小”:
在风雨中,懦小的身影
躲在角落,不敢向前
勇敢的心,却在远方
呼唤着,那不屈的灵魂
想象一个画面:一个胆小的人躲在阴影中,不敢面对阳光。这种画面让人感到压抑和无助。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owardly”或“timid”,它们也用来形容胆小、缺乏勇气的性格。
通过对“懦小”的深入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的含义和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准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精确地传达情感和态度。
1.
【懦】
(形声。从心,需声。本义:胆小,含有软弱之意;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懦,驽弱者也。 、 《国语·晋语》-少懦于诸侯。 、 《战国策·齐策》-而性懦愚,沉于国家大事,开罪于先生。 、 《左传·僖公二年》-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 、 《三国演义》-众皆笑其懦,不青坚守。 、 唐·韩愈《原毁》-懦者必怒。
2.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引证】
《说文》-小,物之微也。 、 《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小往大来。 、 《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 《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 、 《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组词】
小鹿儿、 小录、 小伙伙、 小话、 小单拱儿、 小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