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0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7:59
词汇“懦儿”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方言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社群中的用语。由于其不常见,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懦儿”可能指的是一个懦弱的人,或者是指行为胆小、缺乏勇气的人。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
由于“懦儿”不是一个标准汉语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某些方言或特定社群中,它可能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由于“懦儿”不常见,以下例句可能不完全准确:
由于“懦儿”不是一个标准汉语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难以考证。它可能是从“懦”这个字演变而来,加上“儿”字尾,增加了一些口语化的感觉。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勇敢和坚强是被推崇的品质,而懦弱则被视为负面特质。因此,“懦儿”这样的词汇可能在强调勇气和坚韧的环境中被使用。
提到“懦儿”,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胆小、不敢面对困难的形象,这种联想可能会引起一定的负面情感,如轻视或不屑。
由于“懦儿”不是一个常见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懦儿”作为一个角色特征,用来展现人物的成长和转变,例如从一个懦弱的人变成一个勇敢的战士。
由于“懦儿”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由于“懦儿”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难以比较。
“懦儿”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反映了人们对勇气和懦弱的评价。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和社群中的价值观。
1.
【懦】
(形声。从心,需声。本义:胆小,含有软弱之意;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懦,驽弱者也。 、 《国语·晋语》-少懦于诸侯。 、 《战国策·齐策》-而性懦愚,沉于国家大事,开罪于先生。 、 《左传·僖公二年》-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 、 《三国演义》-众皆笑其懦,不青坚守。 、 唐·韩愈《原毁》-懦者必怒。
2.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