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4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40:47
毫分缕析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对事物进行极其细致的分析和分解。其中,“毫”指的是极小的部分,“分”是分开、分解的意思,“缕”指的是细丝,比喻极细微的部分,“析”则是分析、解析的意思。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对事物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分析。
在文学作品中,毫分缕析 常用来形容作者对细节的深入描写,如对人物心理、自然景观或历史**的细致剖析。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形容某人对问题或情况的深入分析,尤其是在需要细致处理的专业领域,如法律、医学或工程学。
同义词:细致入微、精雕细琢、一丝不苟 反义词:粗枝大叶、马虎大意、草率从事
毫分缕析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每个字都有其传统的意义,组合起来形成了对细致分析的强调。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就已经出现,并且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持着其原有的意义和用法。
在文化中,细致和深入的分析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工作态度和学术精神。毫分缕析 这个成语体现了人对于细节的重视和对精确性的追求。
这个成语给人以严谨、细致和深入的印象,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科学家在实验室中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或是作家在创作时对每一个字句的精心雕琢。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对一份复杂的数据报告进行分析的情况,那时我便采用了毫分缕析的方法,确保每一个数据点都被正确理解和处理。
在诗歌中,可以将“毫分缕析”用于形容自然景观的细腻之美:
春风拂面,毫分缕析, 花瓣轻舞,细腻如丝。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细致的工笔画,每一笔都精确无误,展现了毫分缕析的艺术境界。在音乐中,可以联想到一首细腻的古典乐曲,每一个音符都经过精心安排,传达出深邃的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meticulous analysis" 或 "thorough examination",虽然不如“毫分缕析”那样富有诗意,但也传达了细致和深入的分析概念。
毫分缕析 这个成语在我对语言的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提醒我在处理问题时要细致入微,也启发我在创作和表达时追求精确和深入。通过学和应用这个成语,我更加重视细节和精确性,这对于提升我的语言能力和思维深度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凡本府委送剖决民讼,毫分缕析,多得其情。
至论其学术,则一以考亭、朱子为宗,~,洞见其肯。
1.
【毫】
(毫为豪的俗字。形声。从毛,高省声。本义:长而尖的毛)。
同本义。
【引证】
《尔雅·释畜》-未成毫狗。
【组词】
毫光、 毫芒、 毫黍、 毫眉
2.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
3.
【缕】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娄声。本义:麻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缕,线也。 、 《孟子·滕文公上》-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 、 《孟子》。注:“紩铠甲之缕也。”-有布缕之征。 、 苏轼《赤壁赋》-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潜夫论·俘侈》-或断绝众缕,绕带手腕。
【组词】
缕綦、 缕綵
4.
【析】
(会意。从木,从斤。用斧子劈开木头。本义:劈,劈木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析,破木也。 、 《声类》-析,劈也。 、 《诗·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 、 明·方孝孺《双桂轩铭》-扶桑可薪,析木可焚,是桂永存。
【组词】
析木、 析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