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0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00:25
“气凌霄汉”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气势高耸,直逼云霄。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气概或事物的气势非常宏伟,超越寻常,仿佛能够触及天际。
在文学作品中,“气凌霄汉”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的豪迈气概,如古代诗词中描述将领或侠士的英勇。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可以通过类似的表达来传达相似的意思。在专业领域,如建筑学中,可以用来形容建筑物的宏伟壮观。
“气凌霄汉”源自**古代文学,特别是在描述英雄人物或宏伟场景时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文学作品,也出现在日常交流和专业论述中。
在文化中,强调气概和气势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价值观。这个成语体现了人对于英雄主义和宏伟气势的赞美,反映了社会对于强大和超越的追求。
这个成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联想到高山、云霄和英雄形象。它激发了一种崇高和壮丽的感觉,增强了表达中的情感深度。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演讲比赛中听到一位选手使用“气凌霄汉”来形容自己的决心和勇气,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更加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力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他的梦想气凌霄汉,穿越星辰,触及宇宙的边缘。”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英雄站在高山之巅,背后是壮丽的日出,他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高大,仿佛真的能够触及天际。这样的画面与“气凌霄汉”的意境相得益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wering above”或“soaring spirit”,虽然不完全等同,但传达了相似的超越和宏伟的意味。
“气凌霄汉”是一个充满力量和美感的成语,它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于崇高和超越的追求。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公精贯朝日,气凌霄汉,奋其灵武,大歼群慝。
说时侠~,听罢奇文冠古今。
1.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2.
【凌】
(形声。从仌(bīng,冰,夌líng)声。本义:冰)。
同本义。
【引证】
孟郊《寒江吟》-涉江莫涉凌,得意须得朋。
【组词】
凌冰、 凌灾、 凌床、 凌室
3.
【霄】
(形声。从雨;肖声。本义:米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霄,雨霓为宵。 、 《国语·齐语》。注:“冰雪杂下者谓之霄。”-雨霓为霄雪。 、 《和吴冲卿雪诗》-风助霄仍汹。
【组词】
霄雪
4.
【汉】
(会意。从水難(省去隹)声。音熯。本义:水名。即汉水)。
同本义,又叫汉江,长江的最大支流。
【引证】
《说文》-汉,汉水也。上流曰漾。 、 《韩非子·五蠹》-徐偃王处汉东。 、 《列子·汤问》-达于汉阴。 、 、 《资治通鉴》-收众汉南。
【组词】
汉女、 汉津、 汉阴、 汉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