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0:5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0:59:12
气势:指人或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和气魄,通常用来形容某种强大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氛围或态势。
“气势”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用来形容自然景观的壮丽,后来逐渐扩展到形容人或事物的力量和气魄。在历史演变中,其含义逐渐丰富,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
在**文化中,“气势”常与英雄主义、民族精神等概念相联系。在社会背景中,它也常被用来形容领导者的威严或团队的凝聚力。
“气势”一词往往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力量、勇气和决心。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斗志和自豪感。
在观看奥运会时,我被**员们展现出的气势所震撼,他们的拼搏精神和顽强意志让我深受感动。
诗歌:
山河气势壮,英雄志不凡。
风云际会处,豪情满胸怀。
在英语中,“气势”可以对应为“momentum”或“aura”,但这些词汇在含义上略有不同。“Momentum”更侧重于**或发展的势头,“aura”则更多指一种氛围或气场。
“气势”是一个富有力量感和积极情感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气势”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它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以及它在不同文化和情境中的多样性。
1.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2.
【势】
(形声。从力,埶(yì)声。本义:权力;权势)。
同本义。
【引证】
《史记·货殖列传序》-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 、 《明史·海瑞传》-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组词】
势家、 失势、 权势、 势子、 势利、 势任、 势利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