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5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57:40
“无与为比”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没有什么可以与之相比的。基本含义是形容某事物非常独特,无法找到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事物,强调其卓越或非凡。
在文学中,“无与为比”常用于形容自然景观的壮丽、艺术作品的精美或人物的非凡才能。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极高评价。在专业领域,如科学或技术,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某项创新或发明的独特性和领先地位。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无与伦比”强调的是无法找到可以与之匹敌的事物,而“独一无二”则强调的是唯一性。反义词则表达了普通、常见或不突出的意思。
“无与为比”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其演变过程反映了汉语成语的稳定性和传承性。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类似的表达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固定下来,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无与为比”常用于赞美和推崇,体现了对卓越和非凡的追求。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人们对独特性和创新性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赞叹和敬佩。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和**,以及那些在自然界中展现出的壮丽景观。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无与为比”来形容一次在山区徒步旅行中看到的日出景象,那壮丽的景色确实让我感到无法用其他词汇来描述其独特之美。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初露,山川无与为比,光影交错,绘就天地间最壮丽的画卷。”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壮丽山河的画作,其中一座孤峰耸立,周围是连绵起伏的山脉,这样的景象无疑会让人感到“无与为比”。在听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其中的旋律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无与为比之美。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nparalleled”或“without equal”,这些词汇也强调了某事物的独特性和无法比拟的特性。不同文化中对卓越和非凡的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意义是相通的。
通过对“无与为比”这个成语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它在汉语中的丰富内涵和广泛应用。这个成语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个人表达和创作中也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运用这样的成语,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汉朝委质,既愿礼禅之速定也,天祚率土,必将有主;主率土者,非陛下其孰能任之?所谓论德无与为比,考功无推让矣。
开元初,擢为太府少卿,虽钱帛充牣,丈尺间皆躬自省阅,时议以为前后为太府者~。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与】
3.
【为】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帮助;佑助。
【引证】
《诗·大雅·凫鷖》-福禄来为。
【组词】
为虎添
4.
【比】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六月》-比物四骊。 、 《尔雅·释鸟》-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 《史记·天官书》-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 、 《周礼·世妇》。注:“次也。”-比其具。 、 《周礼·田仆》-及献比禽。 、 《孟子·滕文公上》-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 《战国策·燕策》-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 《聊斋志异·促织》-纳比笼中。
【组词】
比肩、 比物、 比集、 比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