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0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4:18
“九贤”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九位贤人或贤士,这些人物因其德行、智慧或成就而被尊崇。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九贤”可能指代的具体人物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它强调的是一群杰出人物的集合。
“九贤”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九”和“贤”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数字“九”常被用作虚数,表示多数或极致,而“贤”则指有德行和才能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九贤”逐渐成为了一个固定的词汇,用来形容一群杰出人物。
在**传统文化中,“九贤”常与儒家思想中的贤人政治理念相联系,强调德治和贤能的重要性。在社会背景中,提及“九贤”往往是为了强调集体智慧和德行的力量。
提到“九贤”,我联想到的是一群智慧与德行并重的人物,他们的形象往往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反应,如敬仰、钦佩和向往。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听到“九贤”这个词,用来形容在某一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九位学者,这让我对这些学者的成就和贡献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九贤”:
九贤聚首论古今,
智慧光芒照世尘。
德行如水润万物,
贤名永传千秋春。
想象一幅画面,九位贤人围坐于古松之下,讨论着天下大事,他们的形象庄重而智慧,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九智者”或“九圣人”,虽然具体人物和背景不同,但都强调了一群杰出人物的集合。
通过对“九贤”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和意义。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文化和价值观的体现,对于我的语言学和表达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1.
【九】
(指事。本义: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
同本义。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 、 《易·文言》传-乾玄用九,乃见天则。 、 《楚辞·九辨》序-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 、 《管子·五行》-天道以九制。
【组词】
九伯、 小九九、 九九、 九地
2.
【贤】
(形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多财)。
有德行;多才能。
【引证】
《说文》-贤,多才也。 、 《庄子·徐无鬼》-以财分人之谓贤。 、 《史记》-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 、 诸葛亮《出师表》-闲贤臣。
【组词】
贤声远达、 贤歌、 贤才、 时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