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2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8:59
口水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从口中流出的唾液,即唾沫。在日常生活中,它通常用来描述人在说话、吃东西或感到兴奋时口腔分泌的液体。
在不同的语境中,“口水”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口水”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其基本含义一直保持不变,即指从口中流出的唾液。随着语言的发展,它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比喻意义。
在**文化中,“口水”有时被用来形容对某事物的极度喜爱或渴望,这种用法体现了人们对美食和美好事物的普遍追求。
“口水”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饥饿、渴望或某种生理反应,它能够唤起人们对食物和感官体验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听到人们用“口水”来形容对美食的渴望,比如在看到朋友分享的美食照片时,会说“我口水都流出来了”。
在诗歌中,可以将“口水”融入到对美食的描写中,如:
香飘四溢,口水难止, 唇齿间,滋味无穷。
看到“口水”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湿润的嘴唇、滴落的液体,听到相关的声音可能是吞咽或滴水的声音。
在英语中,“口水”可以对应为“saliva”或“drool”,其中“drool”更常用于形容因渴望或兴奋而流口水的情景。
“口水”这个词汇虽然简单,但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和用法。它不仅描述了一个生理现象,还常常被用来表达情感和欲望,是语言中一个有趣且多功能的词汇。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灵活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
1.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
2.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