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3:48
权宜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为了应付当前的困难或需要而采取的临时性、实用性的措施或策略。它强调的是在特定情况下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采取的权变之计,通常不考虑长期效果或道德原则。
在文学中,“权宜”可能用来描述一个角色为了生存或达到某个目标而采取的非传统手段。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解释为什么某人做出了一个看似不寻常或不道德的决定。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政治,它可能指代为了解决紧急问题而采取的临时性政策或措施。
同义词:临时、应急、权变、变通 反义词:长远、根本、原则、常规
同义词中,“临时”强调的是时间上的短暂性,“应急”强调的是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反应,“权变”和“变通”则更多强调的是策略上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反义词中,“长远”和“根本”强调的是考虑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原则”和“常规”则强调的是遵循既定的规则和标准。
“权宜”一词源自汉语,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其使用频率和具体含义可能有所变化。
在**文化中,“权宜”常常与“权谋”相联系,有时被视为一种必要的生存策略。在社会变革或危机时期,权宜之计可能被广泛采用,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
对于我来说,“权宜”这个词带有一种无奈和妥协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在困难面前不得不做出的让步和牺牲,有时也可能涉及到道德上的妥协。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多次遇到需要采取权宜之计时的情况,比如在项目管理中,为了按时交付项目,有时不得不牺牲一些质量标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权宜”:
在风暴的边缘,
我们采取了权宜之计,
用脆弱的帆,
迎接未知的命运。
视觉上,“权宜”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疲惫的旅人在荒野中寻找避难所的画面。听觉上,它可能与紧张的背景音乐相联系,传达出一种紧迫和不确定的氛围。
在英语中,“权宜”可以对应到“stopgap”或“makeshift”这样的词汇,它们都强调的是临时性和实用性。
通过对“权宜”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在特定情况下采取灵活策略的重要性。这个词提醒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有时需要放下固有的思维模式,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
1.
【权】
(形声。从木,雚(guàn)声。本义:黄花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权,黄华木也。从木,雚声。 、 《尔雅·释木》。又如:权舆(草木萌发的状态)-权,黄英。 、 《诗·秦风·权舆》-于嗟乎,不承权舆。 、 《大戴礼记·诰志》-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
2.
【宜】
(会意。从门之下一之上。甲骨文字形。象屋里俎上有肉的形状。本义:合适;适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宜,所安也。 、 《尔雅》-宜,事也。 、 《苍颉篇》-宜得其所也。 、 《诗·小雅·裳裳者华》-君子宜之。 、 《诗·周南·桃夭》-宜其室家。 、 《吕氏春秋·察今》-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宜矣,是适宜的了,是应该的了。)
【组词】
宜子、 宜民、 宜时、 宜春
煮熟可吃的肉。
【引证】
《诗·郑风》-弋言加之,与子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