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0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09:19
命禄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命”和“禄”。在古代汉语中,“命”通常指一个人的生命、命运或天命,而“禄”则指官职的俸禄或收入。因此,“命禄”合起来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命运中的财富和地位,特别是通过官职获得的收入和地位。
在古代文学和历史文献中,“命禄”常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命运和官职收入。例如,在科举制度中,考取功名后获得的官职和相应的俸禄,就是“命禄”的具体体现。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人物或古代社会结构时,仍会提及。
“命禄”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特别是在描述官职和收入时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讨论古代社会和历史时,仍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中国古代社会,“命禄”是士人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不仅意味着社会地位的提升,也意味着经济收入的增加。因此,“命禄”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提到“命禄”,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士人的奋斗和追求,以及他们对命运的无奈和接受。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对命运的敬畏。
在现代社会,虽然“命禄”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不高,但在讨论历史、文化或个人职业发展时,仍可能提及。例如,在职业规划中,人们可能会讨论如何通过努力获得更好的“命禄”。
在诗歌中,可以将“命禄”融入对古代士人生活的描绘:
古道西风瘦马,
士人苦读求命禄。
一朝功名在手,
却道天凉好个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士人苦读的画面,或是科举考试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钟声或读书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命运”和“财富”的结合,如英语中的“fortune and wealth”。
“命禄”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使用频率不高,但在讨论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时,仍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
1.
【命】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命,使也。 、 汉·蔡邕《独断》-出君下臣名曰命。 、 《贾子·礼容》-语下命者,制令也。 、 《文选·闲居赋序》注-凡尊者之言曰命。 、 《诗·大雅·卷阿》-维君子命。 、 《仪礼·燕礼》-某固辞不得命。 、 《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命田舍东郊。 、 《列子·汤问》-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 清·周容《芋老人传》-命妪煮芋。 、 白居易《琵琶行序》-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组词】
命酌、 命席、 命酒、 命乐、 命官、 命材、 命事、 命使、 命将、 命相、 命讨、 命教
2.
【禄】
(形声。从示,录声。本义:福气、福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禄,福也。 、 《诗·小雅·瞻彼洛矣》-福禄如茨。 、 《仪礼·少牢馈食礼》-使女受禄如天。 、 《国语·晋语》-又重之以寡君之不禄。 、 《仪礼·曲礼》-短折不禄。 、 《诗·大雅·既醉》-其胤维何?天被尔禄。 、 《左传·襄公十一年》-而后可以殿邦国,同福禄,来远人。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儿已薄禄相。
【组词】
禄祚、 禄命、 禄相、 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