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9:19
永世长存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永远存在,不会消失或灭亡。它强调的是时间上的无限延续,通常用来形容某种状态、实体或概念具有超越时间的持久性。
在文学中,永世长存 常用于描述英雄、爱情、精神或文化遗产等,强调其超越时空的价值和影响力。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极高评价或祝愿。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考古学,它可能用来描述某些遗迹或文物的持久性。
同义词中,“永恒”强调无始无终的时间性,“不朽”则更多用于文学和艺术作品,强调超越死亡的特性。反义词则强调时间的有限性和易变性。
永世长存 由“永世”和“长存”两个词组成。“永世”源自古代汉语,意指无限的时间;“长存”则指长时间存在。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永世长存** 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名垂青史”相联系,强调个人或事物的历史价值和影响力。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常用于纪念和表彰,如纪念碑、纪念馆等。
这个词汇给人以庄重、崇高和深远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历史的长河、不朽的精神和永恒的价值,激发人们对时间、历史和价值的深刻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参观历史博物馆时感受到某些文物和遗迹的永世长存,这种体验让我对历史的连续性和文化的传承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星辰永世长存,照耀着古老的誓言, 在时间的河流中,我们的爱永不凋零。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古老的纪念碑或雕塑,象征着永世长存的精神。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庄严的交响乐或史诗般的音乐,传达出永恒和宏大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 "eternally enduring" 或 "everlasting",它们在意义上与“永世长存”相近,但使用场景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永世长存 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在表达对历史、文化和价值的尊重时有了更精确和深刻的表达方式。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对这个词汇的理解更加全面,也更能灵活运用在不同的语境中。
双层平台的汉白玉栏板上,精雕着万年青花饰,象征着红色的江山将永世长存。
1.
【永】
(象形。小篆字形,象水流曲曲折折的样子。本义:水流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永,水长也。象水巠理之长。 、 《诗·周南·汉广》。毛传:“永,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2.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3.
【长】
老,年高。
【引证】
《广雅》-长,老也。 、 《孟子》。注:“年长也。”-不挟长。 、 《庄子》-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 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 《国语》-齐侯长矣。
【组词】
长艾、 长没
年长,年龄较大。
【引证】
明·魏禧《大铁椎传》-长子灿七岁。 、 《醒世恒言》-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
【组词】
长君、 长德、 长贤、 长主、 长宾、 长年、 长郎
4.
【存】
(形声。本义:生存;存在)。
同本义。
【引证】
《尔雅》。注:“存即在。”-存,存在也。 、 《公羊传·隐公三年》-有天子存。 、 《孟子·告子上》-虽存乎人者。 、 《孟子·离娄下》-以其存心也。 、 《吕氏春秋·应同》-召寇则无以存矣。 、 《列子·汤问》-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柳宗元《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
【组词】
存济、 存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