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0:5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0:58:28
“兼爱无私”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同时爱着所有人,并且这种爱是无私的,不带有任何私心或偏见。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广泛而平等的爱,不分亲疏远近,体现了博爱和无私的精神。
在文学作品中,“兼爱无私”常用来形容高尚的道德情操或理想的人际关系。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赞扬某人的慷慨或无私的行为。在专业领域,如伦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讨论普遍的道德原则或社会公正。
同义词:博爱、无私、大公无私、平等爱 反义词:自私、偏爱、偏心、偏狭
同义词中,“博爱”强调爱的广泛性,而“无私”和“大公无私”则更强调没有私心的特点。反义词则反映了与“兼爱无私”相反的特质,如自私和偏爱。
“兼爱无私”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特别是墨家的“兼爱”理念,强调爱无差别,不分亲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概念被广泛接受并融入到汉语成语中,成为表达高尚道德情操的常用词汇。
在中国文化中,“兼爱无私”与儒家和墨家的伦理思想紧密相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平等。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常被用来倡导社会公正和 moral integrity。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敬佩,因为它代表了人类最高尚的情感和行为。联想上,我会想到那些无私奉献、帮助他人的人,如慈善家、志愿者等。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公平无私,他的行为深深地体现了“兼爱无私”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兼爱无私,如春日暖阳,温暖每一颗心房。”
视觉上,我会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温暖的社区,人们互相帮助,笑容满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首温馨的歌曲,歌词中充满了爱与关怀。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
中心物恺,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
致利除害,~谓之仁。
1.
【兼】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lì)。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引证】
《说文》-兼,并也。 、 《仪礼·聘礼》。注:“犹两也。”-兼执之,以进。 、 《仪礼·士昏礼》。注:“六豆共巾也。”-兼巾之。 、 《仪礼·乡射礼》。注:“并矢于弣。”-兼诸弣。 、 《孟子·告子上》-不可得兼。 、 宋·文天祥《 后序》-丞相兼枢密使。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兼百花之长。 、 蔡元培《图画》-兼筑雕刻。
【组词】
兼祧、 兼资、 兼署、 兼味
2.
【爱】
(形声。从心,旡(jì)声。本义:亲爱;喜爱)。
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
【引证】
《尔雅》-惠,爱也。 、 《说苑·说丛》-爱施者,仁之端也。 、 《法言》-君子自爱,仁之至也。 、 《孝经》。沈宏曰:“亲至结心为爱。”-爱亲者不敢恶于人。 、 《左传·隐公元年》-爱共叔段,欲立之。 、 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战国策》-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夫人甚爱女。 、 唐·韩愈《师说》-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 《韩非子·五蠹》。-非疏骨肉爱过客。
【组词】
爱幸、 爱乐、 爱敬、 爱劳动;爱祖国;爱人民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私】
(形声。从禾,厶(sī)声。本义:禾;庄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盖禾有名私者也。”-私,禾也。北道名禾主人曰私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