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0:5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0:58:23
兼毫:这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兼”和“毫”两个字组成。在文具领域,特别是书法和绘画中,“兼毫”指的是一种毛笔,其笔毛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物毛混合制成,通常是硬毛和软毛的结合。这种笔既具有硬毛的弹性,又具有软毛的吸墨性和柔软性,适合书写和绘画时表现不同的笔触效果。
在文学作品中,“兼毫”可能被用来比喻事物的双重性质或功能,如“他的性格如兼毫笔,既有刚强的一面,也有温柔的一面”。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书法和绘画爱好者的圈子里,它是一个专业术语。
同义词:混合毛笔、复合毛笔 反义词:纯毫笔(只使用一种动物毛制成的笔)
“兼毫”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兼”(意为同时具有或涉及)和“毫”(指细毛)组成。在古代,毛笔的制作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尝试将不同种类的动物毛混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书写和绘画效果,因此“兼毫”这一概念应运而生。
在传统文化中,书法和绘画被视为高雅的艺术形式,而毛笔作为这些艺术的主要工具,其质量和特性尤为重要。兼毫笔的出现,满足了艺术家对于工具多功能性的需求,也反映了人追求和谐与平衡的审美观念。
提到“兼毫”,我联想到的是**传统文化的精致与深邃,以及艺术家在创作时的专注与匠心。这个词让我感受到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技艺的精湛。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使用毛笔,但每当看到书法展览或参与相关文化活动时,兼毫笔总是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它不仅是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兼毫”:
墨香飘溢,兼毫舞动,
纸上山水,笔下情浓。
想象一支兼毫笔在宣纸上轻轻滑过,墨迹随着笔锋的转换而变化,这种视觉体验是静谧而优雅的。听觉上,可能是毛笔与纸张摩擦的细微声响,伴随着墨香,营造出一种专注而宁静的氛围。
在西方,类似的工具可能是混合毛的画笔,但“兼毫”这个词及其文化内涵是独特的,反映了中华文化的特色。
通过对“兼毫”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在书法和绘画艺术中的实用性。这个词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加深了我对**传统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1.
【兼】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lì)。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引证】
《说文》-兼,并也。 、 《仪礼·聘礼》。注:“犹两也。”-兼执之,以进。 、 《仪礼·士昏礼》。注:“六豆共巾也。”-兼巾之。 、 《仪礼·乡射礼》。注:“并矢于弣。”-兼诸弣。 、 《孟子·告子上》-不可得兼。 、 宋·文天祥《 后序》-丞相兼枢密使。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兼百花之长。 、 蔡元培《图画》-兼筑雕刻。
【组词】
兼祧、 兼资、 兼署、 兼味
2.
【毫】
(毫为豪的俗字。形声。从毛,高省声。本义:长而尖的毛)。
同本义。
【引证】
《尔雅·释畜》-未成毫狗。
【组词】
毫光、 毫芒、 毫黍、 毫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