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6:20
“兼材”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专业化的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同时具备多种材料或才能。在某些语境下,它可能指的是一个人或物体同时拥有或使用多种不同的材料或技能。
在文学作品中,“兼材”可能用来形容一个角色具有多重才能或特质,如在描述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物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材料科学或教育领域,可能会用来描述具有多种材料特性或教育背景的人或物。
同义词“多才多艺”强调的是在多个领域都有才能,而“兼材”更侧重于同时具备多种材料或技能的特性。反义词“单一”则指的是只具备或使用一种材料或技能。
“兼材”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兼”和“材”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兼”有同时具备或涉及的意思,“材”则指材料或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在一些专业领域中得到了更具体的使用。
在强调全面发展和多技能培养的现代社会,“兼材”这个概念可能被更多地提及和重视。特别是在教育领域,鼓励学生成为兼材,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
“兼材”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全面的印象,联想到的是一个能力全面、适应性强的人物或物体。它鼓励人们追求多样化和全面发展,这在现代社会中是一个受欢迎的特质。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遇到一位同事,他不仅技术能力强,还擅长沟通和领导,真是一位兼材。他的多才多艺极大地提升了团队的整体表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兼材”:
兼材之士,多艺多才,
绘天地之美,塑心灵之态。
轻如羽翼,坚如磐石,
在时光的长河中,永放光彩。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展示多种材料和技能的展览,每种材料和技能都有其独特的展示方式,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的视觉盛宴。在音乐中,可以联想到一首融合多种音乐风格的曲子,展现多样性和创新。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multitalented”或“versatile”来描述具有多种才能或材料特性的人或物。
通过对“兼材”这个词汇的深入学习,我认识到它在描述多才多艺和全面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鼓励成为兼材是一个积极的方向,它不仅有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社会的多元化和创新。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升沟通效果。
1.
【兼】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lì)。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引证】
《说文》-兼,并也。 、 《仪礼·聘礼》。注:“犹两也。”-兼执之,以进。 、 《仪礼·士昏礼》。注:“六豆共巾也。”-兼巾之。 、 《仪礼·乡射礼》。注:“并矢于弣。”-兼诸弣。 、 《孟子·告子上》-不可得兼。 、 宋·文天祥《 后序》-丞相兼枢密使。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兼百花之长。 、 蔡元培《图画》-兼筑雕刻。
【组词】
兼祧、 兼资、 兼署、 兼味
2.
【材】
(形声。从木,才声。本义:木材,木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材,木梃也。 、 《周礼·太宰》-五曰材贡。 、 《国语·晋语》。注:“横木也。”-驾而乘材。 、 《论语》。郑注:“无所取于桴材。”-无所取材。 、 《庄子·人间世》-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 、 《楚辞·九章·怀沙》-材朴委积兮。 、 宋·沈括《梦溪笔谈》-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
【组词】
木材;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