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0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03:50
太湖石:太湖石是一种产自江苏省太湖地区的石灰岩,以其独特的形态、多孔的结构和自然的造型而闻名。它常被用于园林景观、盆景制作和建筑装饰中,是传统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元素。
太湖石的名称来源于其产地——江苏省的太湖地区。自古以来,太湖石就被广泛用于园林和建筑中,其独特的形态和多孔结构使其成为传统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元素。
在文化中,太湖石象征着自然之美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它常被用于皇家园林和文人墨客的庭院中,体现了人对自然和谐的追求和对美的欣赏。
太湖石给人以古朴、自然和坚韧的联想。它那独特的形态和多孔的结构,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时间的痕迹。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观过一座以太湖石为主要景观的园林,那些形态各异的石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自然之美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赏。
诗歌: 太湖石立,千疮百孔, 风骨自成,岁月留痕。 庭院深深,石影婆娑, 古朴韵味,自然之魂。
太湖石的形态和多孔结构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而风吹过石头的声音则带来一种宁静和自然的听觉体验。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观赏石也有其独特的名称和用途,如日本的“枯山水”中的石头,虽然用途和风格不同,但都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太湖石不仅是一种观赏石,更是传统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元素,它体现了人对自然和谐的追求和对美的欣赏。通过对太湖石的学*和分析,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1.
【太】
(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
极大。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引证】
《广雅·释诂一》段曰:“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太,大也。 、 《白虎通·五行》-太亦大也。 、 《易·系辞》。注:“大极者。”-易有太极。 、 《书·洛诰》-王入太室裸。 、 《礼记·曲礼》-太上贵德。 、 《后汉书·樊准传》-饮而不损兹曰太。
【组词】
太虚幻境、 太清、 太乙、 太极、 太原;太侈、 太无
2.
【湖】
(形声。从水,胡声。本义:陆地上聚积的大水体)。
湖泊,积水的大泊。
【引证】
《说文》-湖,大陂也。 、 《周礼·职方》。按:古言鸿隙大陂,言汪汪千顷陂,皆谓大池也。凡大泽蓄水,南方名曰湖。”-扬州浸有五湖。浸,川泽所仰以灌溉也。 、 《汉书·元帝纪》。注:“深水也。”-江海陂湖园池。 、 《国语·越语》-战于五湖。
【组词】
湖池、 湖胶、 湖埭、 湖海
3.
【石】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 、 《释名》-山体曰石。 、 《易·豫》-介于石。 、 《易·说卦传》-艮为小石。 、 《周礼·典同》-原声石。 、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 《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石田、 石髓、 石头记、 石头城、 石子甬路、 石桥三港、 石灰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