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6:05
词汇“幸是”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或者方言词汇。由于其不常见,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幸是”在古汉语中可能表示“幸好是”或“幸运的是”的意思,用来表达一种庆幸或幸运的情感。
由于“幸是”不常见,我们难以找到其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的具体使用例子。在古文或方言中,它可能出现在表达庆幸的语境中。
由于“幸是”不常见,以下例句可能不准确或不典型:
“幸是”可能是由“幸”和“是”两个字组合而成,其中“幸”表示幸运、庆幸,“是”表示肯定或确认。在古汉语中,这种组合可能用来强调某种幸运的状态或结果。
在古代文化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幸是”这样的表达来强调幸运或庆幸的情感,而在现代社会,类似的表达可能更多地使用“幸好”或“幸运的是”。
“幸是”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种庆幸或松了一口气的情感,它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给人带来安慰或喜悦的感觉。
由于“幸是”不常见,个人应用的例子可能不多。在某些方言或特定社群中,可能有人会使用这个词汇来表达庆幸的情感。
在创作中,可以将“幸是”融入到诗歌或故事中,以古风或方言的形式出现,增加文本的特色和韵味。
由于“幸是”不常见,视觉和听觉联想可能不明显。在想象中,它可能与一种轻松、庆幸的氛围相关联。
由于“幸是”不常见,跨文化比较可能不适用。在其他语言中,类似的表达可能使用不同的词汇来传达庆幸的情感。
“幸是”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使用和理解可能需要结合特定的语境和文化背景。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历史演变。尽管它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或方言环境中,它可能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1.
【幸】
侥幸。 同: 倖
【引证】
《小尔雅》-非分而得谓之幸。 、 《荀子·富国》。注:“无德而禄谓之幸位。”-朝无幸位。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侥倖也。”-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幸得脱矣。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幸皆杀之。 、 《三国演义》-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
【组词】
幸心、 幸生、 幸民、 幸位、 幸得、 幸诡、 幸赏
幸亏。
【引证】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幸大雪踰岭。 、 《广东军务记》-幸诚门未有烧。 、
【组词】
幸为、 幸然、 幸赖、 幸得、 幸偶
2.
【是】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是,直也。 、 《礼记·玉藻》。疏:“谓正也。”-而疑是精粗之体。 、 《易·未济》-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