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1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12:18
搏斗:指双方或多方之间进行的激烈的身体对抗,通常是为了争夺某种利益、解决冲突或展示力量。字面意思是指通过身体的直接接触进行斗争。
搏斗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搏”意为捕捉或打击,“斗”意为斗争或争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指身体的直接对抗。
在许多文化中,搏斗被视为勇气和力量的象征。例如,古罗马的角斗士比赛就是一种搏斗,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尚武精神。
搏斗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紧张、激烈和危险。它可能激发人们的兴奋感,也可能引起对暴力和冲突的担忧。
在个人生活中,搏斗可以比喻为与个人问题或挑战的斗争,如“与自己的恐惧搏斗”。
在诗歌中,搏斗可以被用来象征内心的冲突:
在心灵的战场, 我与自我搏斗, 每一次挣扎, 都是成长的烙印。
搏斗的视觉联想可能是两位战士在沙场上激烈对抗的画面,而听觉联想可能是拳击手套击打沙袋的声音或战场上的呐喊声。
在英语中,“搏斗”可以对应为“struggle”或“fight”,但这些词在英语中也有更广泛的含义,不仅仅指身体的对抗。
搏斗这个词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应用,它不仅描述了身体的对抗,也常被用来比喻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斗争。了解和掌握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
1.
【搏】
(形声。从手,尃(fū)声。本义:搏斗,对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搏,索持也。 、 《广雅》-搏,击也。 、 《谷梁传·僖公元年》-屏左右而相搏。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梦与楚子博。 、 《礼记·儒行》。疏:“以脚取之为攫,以翼击之为搏。”-鸷虫攫博。 、 《庄子·逍遥游》-搏扶摇羊角而上者。 、 《史记·卫将军骠骑传》-搏战获王。 、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
2.
【斗】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本义:搏斗)。
搏斗;引申为战斗。
【引证】
《说文》。按,争也。-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 、 《古考经说》-二士对戟为鬥。 、 《说文》。按,相接之意。-鬥,遇也。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投身大敌,与之扑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