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1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7:31
“猎逐”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追逐猎物的行为。基本含义是指为了捕获或追踪目标而进行的持续性追逐活动。
在文学作品中,“猎逐”常用来形容紧张刺激的追逐场景,如猎人在森林中追逐野兽,或者英雄追逐反派。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比喻性地描述对某物的追求,如“他一直在猎逐成功”。在专业领域,如生态学或狩猎学,这个词可能特指对野生动物的追踪和捕猎。
同义词中,“追逐”更通用,可以用于各种追逐场景;“追捕”强调法律或官方的追捕行为;“追踪”则侧重于通过线索或痕迹进行追寻。反义词则表达了与“猎逐”相反的行为或态度。
“猎逐”由“猎”和“逐”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猎”指打猎,“逐”指追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更多地出现在文学作品或特定语境中。
在**传统文化中,狩猎是一种重要的活动,与军事训练、娱乐和食物获取有关。因此,“猎逐”在古代文学和历史记载中频繁出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部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猎逐”这个词可能引发紧张、刺激或兴奋的情感反应,因为它通常与动态和紧张的场景相关联。在联想上,它可能让人想到速度、力量和生存斗争。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可能用于描述对某个目标的持续追求,如职业发展、学术研究或个人兴趣的追求。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时间的森林里,我猎逐着梦想的鹿,每一步都踏着希望的足迹。”
视觉上,“猎逐”可能让人联想到森林、猎人、奔跑的动物和紧张的氛围。听觉上,可能联想到风声、脚步声和心跳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hunt”或“chase”,它们在不同文化中也有类似的含义和用法。
“猎逐”是一个富有动态和紧张感的词汇,它在文学和特定语境中有着丰富的应用。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相关场景和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文化理解。
1.
【猎】
(形声。从犬,巤(liè)声。本义:打猎,捕捉禽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猎,放猎逐禽也。 、 《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 《礼记·月令》-执弓挟矢以猎。 、 《左传·宣公十一年》-楚蒍艾猎,字叔敖。 、 《太玄·毅》。注:“捕也。”-吏所猎也。 、 唐·王维《观猎》-将军猎渭城。 、 《汉书·李广苏建传》-单于出猎。 、 《聊斋志异·促织》-教我猎虫所。
【组词】
猎火、 猎围、 猎士、 猎夫、 猎食
2.
【逐】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脚)在豕等动物后面追逐的样子。“止”小篆改从辵(chuò)。本义:追赶)。
同本义 (含有使追赶对象离开或消灭的意思)。
【引证】
《说文》-逐,追也。 、 《易·暌》-丧马勿逐。 、 《易·大畜》-良马逐。 、 《楚辞·河伯》-乘白龟兮逐文鱼。 、 《左传·左公十年》-遂逐齐师。 、 《汉书·李广苏建传》-孺卿逐捕。 、 马中锡-简子怒,驱车逐之。 、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噪而相逐。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急逐弗失。
【组词】
逐逐、 逐驾、 逐胜、 逐射、 逐利、 逐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