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1:00
农机:字面意思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机械设备。基本含义包括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灌溉设备等,这些设备用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的体力劳动。
农机一词源于对农业生产中机械化需求的认识。随着科技的发展,农机的种类和功能不断增加,从简单的手工工具发展到复杂的自动化设备。
在许多发展**家,农机的引入标志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对提高粮食产量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有重要影响。同时,农机的使用也带来了就业结构的变化,减少了传统农业劳动的需求。
农机可能让人联想到农村的现代化、科技的进步以及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它可能引起对农业未来的乐观情绪,也可能引发对传统农业文化消失的担忧。
个人经历中,农机的使用可能与家庭农场的现代化改造相关,或者在参观农业展览时了解到最新的农机技术。
在诗歌中,农机可以被描绘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象征着农业的革新与传承。
农机的图片可能展示各种现代化的农业设备,而其操作声音可能让人联想到农田的繁忙和生机。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agricultural machinery”或西班牙语中的“maquinaria agrícola”,农机的概念和使用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反映了各自农业发展的特点。
农机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农业技术的进步,也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变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农机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探讨农业现代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1.
【农】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农,耕也。 、 《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 、 《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 、 晁错《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 汉·贾谊《论积贮疏》-殴民而归之农。
【组词】
农家子、 农舆、 农战、 农月
努力,勉力。 同: 努
【引证】
《左传·襄公十三年》-小人农力以事其尚。
2.
【机】
木名。桤木树。
【引证】
《说文》-机,机木。从木,几声。 、 《山海经·北山经》。注:“似榆,可烧,以粪稻田。”-单狐之山多机木。 、 左思《蜀都赋》-春机杨柳。
几案,小桌子。 同: 几
【引证】
《易·涣》。注:“承物者也。”-奔其机。 、 《庄子·秋水》-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 、 《左传·昭公元年》-围巾几(机)筵。
【组词】
机杖、 机案、 机筵、 机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