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3:34
词汇“农本”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农业在经济和社会中的基础地位。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农本”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农本”字面意思是指农业为本,即农业是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基础。这个词汇强调农业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传统社会中,农业是维持生计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农本”一词源于汉语,直接反映了农业在传统社会中的基础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的含义和使用场景可能会有所变化,但其核心意义——农业的基础性——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农业一直被视为国家的基础。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就是强调农本思想的一个体现。在现代社会,尽管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被广泛认可。
提到“农本”,可能会联想到宁静的田园风光、辛勤的农民和丰收的景象。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和对农业劳动的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在讨论国家经济政策或农业发展时使用“农本”这个词。例如,在讨论粮食安全或农村发展问题时,可能会强调农业的基础性作用。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农本”来表达对农业的赞美:
春耕秋收,农本之基,
稻香飘溢,岁月静好。
提到“农本”,可能会联想到金黄的麦田、忙碌的农民和悠扬的乡村音乐。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对农业的深刻印象。
在不同文化中,虽然词汇不同,但都有强调农业重要性的概念。例如,在英语中,“agrarian”一词与“农本”有相似的含义,都强调农业的基础性。
通过对“农本”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农业在社会和经济中的重要性。这个词汇不仅反映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也承载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尊重和怀念。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这个词的使用,以准确传达农业的重要性。
1.
【农】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农,耕也。 、 《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 、 《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 、 晁错《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 汉·贾谊《论积贮疏》-殴民而归之农。
【组词】
农家子、 农舆、 农战、 农月
努力,勉力。 同: 努
【引证】
《左传·襄公十三年》-小人农力以事其尚。
2.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