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2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25:42
坦夷: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平坦而开阔,没有障碍。基本含义是指地形平坦,没有高低起伏,也可以引申为事情进展顺利,没有阻碍。
在文学作品中,坦夷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观的平坦开阔,如“坦夷的原野”。在口语中,这个词较少使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军事学中,可能会用来描述地形特征。
坦夷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坦”意为平坦,“夷”意为平,两者结合形成复合词,表示平坦无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但在某些文学作品或专业文献中仍可见到。
在传统文化中,坦夷**常被用来形容心境的平和与事情的顺利,与“心平气和”、“一帆风顺”等成语有相似的意境。
坦夷这个词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联想到广阔的草原或平静的湖面,让人心情舒畅,思维清晰。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描述旅行经历时使用过“坦夷”,形容某段路程非常平坦,没有遇到任何困难。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坦夷的心境,如湖面般平静,映照着星辰的倒影。”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广阔的草原,风吹过时草浪起伏,给人一种坦夷的感觉。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风吹过草原的沙沙声,或是远处牛羊的叫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flat and open”,但在意境上可能不如“坦夷”那样富有诗意和深远的文化内涵。
坦夷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但它所蕴含的平和、顺利的意境在语言表达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在学*和使用古汉语词汇时,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背景,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
1.
【坦】
(形声。从土,旦声。本义:平而宽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坦,安也。 、 《易·履》-道坦坦。 、 《广雅》-坦坦,平也。 、 《管子·板法》。注:“平也。”-坦气修通。
【组词】
平坦、 坦夷、 坦坦、 坦迤、 坦途
2.
【夷】
(会意。从大从弓。本义:东方之人。即我囯古代对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
同本义 。殷代分布在今山东省,江苏省一带。后來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
【引证】
《说文》-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会意,弓所持也。字亦作巳。 、 《後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 、 《书饶典》。马注:“萊夷也。”-宅喁夷。 、 《周礼职方式》-四夷八蠻。
【组词】
夷歌、 夷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