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8:21
“头重脚轻根底浅”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物体的顶部沉重,底部轻浮,根基不稳固。基本含义是形容事物结构不平衡,基础不牢固,容易动摇或倒塌。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人的学识、能力、地位等与其基础或实际水平不相称,或者形容事物的发展不均衡,缺乏坚实的基础。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很厉害,但实际上基础不牢靠的人或事物。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形容某个人的能力与其所处的位置不相符。在专业领域,如建筑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结构设计上的缺陷。
同义词:根基不稳、基础*弱、虚有其表 反义词:根基深厚、基础扎实、稳如泰山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于事物稳定性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用于描述物理结构,也用于比喻人的能力和地位。
在**传统文化中,稳定性和基础的牢固性被视为非常重要的品质。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价值观,强调了无论在学术、职业还是其他领域,坚实的基础都是成功的关键。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不稳定和不可靠的感觉。它提醒人们在追求高层次成就的同时,不应忽视基础的重要性。
在教育领域,我经常看到一些学生追求高深的理论知识,却忽视了基础学科的学*,这让我想到了“头重脚轻根底浅”这个成语。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高楼耸立云端间,头重脚轻根底浅。 风来摇曳似欲倾,根基不牢梦难圆。”
想象一座高耸的建筑在风中摇摆,给人一种不稳定的感觉。这种视觉形象与“头重脚轻根底浅”的含义相吻合。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p-heavy”,用来形容结构上部过重,下部不稳。
“头重脚轻根底浅”这个成语强调了基础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学术、职业还是其他领域。它提醒我们在追求高层次成就的同时,不应忽视基础的打牢。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有力的工具,帮助我们传达对事物稳定性和基础的重视。
1.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
2.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
3.
【脚】
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引证】
《说文》-崛,山短高也。 、 《埤苍》-崛,特立也。 、 张衡《西京赋》-神明崛其特起。 、 《文选·扬雄·甘泉赋》-洪台崛其独出兮。
【组词】
脚儿、 脚色
4.
【轻】
(形声。本义:车名)。
轻车。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轻本车名,故字从车。引申为凡轻重之轻。”-轻,轻车也。 、 《周礼·车仆》-轻车之萃。谓驰敌致师之车也。 、 《战国策·齐策》-使轻车锐骑冲雍门。
5.
【根】
(形声。从木,艮(gèn)声。本义:草木之根)。
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营养的部分。
【引证】
《说文》-根,木株也。 、 《说文通训定声》-蔓根为根,直根为柢。 、 《韩非子·解老》-根深,则视久。 、 《老子》-是谓深根、固柢。 、 《论衡·超奇》-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其无宿根者,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组词】
根荄、 根茇、 根柢、 根垓
6.
【底】
(形声。从广(yǎn),氐(dǐ)声。本义:止住;停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底,止居也。 、 《左传·昭公元年》-勿使有壅蔽湫底。
7.
【浅】
流水声
【组词】
浅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