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3:46
词汇“兔缺乌沉”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或词汇,它似乎是由几个词汇组合而成的,但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含义。因此,我将尝试从这些词汇的单个含义出发,进行一些分析和推测。
由于“兔缺乌沉”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需要创造性的解释。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荒凉、萧条的景象,或者比喻某种失落、沉重的心情。
由于“兔缺乌沉”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无从考证。
在某些文化中,兔子和乌鸦可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兔子通常象征着敏捷和生育,而乌鸦可能象征着智慧或不祥。因此,“兔缺乌沉”可能在某些文化背景下被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种荒凉、寂静的景象,或者一种失落、沉重的心情。它可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界中某些生物状态的共鸣,或者对人类情感状态的反思。
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我在生活中并没有遇到与它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这兔缺乌沉的夜里,
星辰也黯淡无光,
心中的希望,
如同荒野中的孤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荒芜的土地,兔子稀少,乌鸦在沉静中飞过。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低沉、缓慢的旋律,来表达这种沉重、寂静的氛围。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类似的象征性词汇来表达相似的意境。
“兔缺乌沉”这个词汇虽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但它提供了一个有趣的组合,可以激发创造性的思考和表达。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语言的多样性和深度。
却思紫陌觥筹地,兔缺乌沉欲半年。
1.
【兔】
(象形。象踞后其尾形。本义:哺乳类动物,通称兔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其兽前足短后足长,俗字作菟。-兔,兽名。象踞后其尾形。 、 《论衡·奇怪》-兔舐毫而孕,及其生子,从口而出也。 、 《诗·召南·兔置》-肃肃兔罝。 、 《礼记·曲礼》-兔曰明视。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 、 、 、 《乐府诗集·木兰诗》-雄兔脚扑朔。 、 、
2.
【缺】
(形声。从缶(fǒu),夬(guài)声。缶,瓦器。“夬”也有表意作用。水缺为“决”,玉缺为“玦”,器缺为“缺”,都有破损之意。本义:器具破损) 同本义。引申为缺漏而不完整。
【引证】
《说文》-缺,器破也。 、 《庄子·秋水》-入休乎缺甃之崖。 、 《汉书·艺文志》-周室既微,载籍残缺。 、 《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组词】
墙缺了一块;缺落、 缺啮、 缺坏、 缺触、 缺唇、 缺圮
短少;缺乏。
【引证】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缺王道之仪。 、 清·袁枚《祭妹文》-于此微缺然。
【组词】
缺盐;缺油;缺员;缺这少那;缺人;缺月、 缺势、 这本书缺两页
3. 【乌】
4.
【沉】
(形声。从水,冘(yín)声。甲骨文字形,中间是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商代祭祀用牲的方法。本义:没入水中)。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沈,没也。 、 《周礼·大宗伯》。注:“川泽曰沈。”-以狸沈祭山林川泽。 、 《诗·小雅·箐箐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组词】
石沉大海;沉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