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5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52:46
词汇“兔缕”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构成和含义出发。
“兔缕”由“兔”和“缕”两个字组成。其中,“兔”通常指兔子,是一种小型哺乳动物;“缕”则常用来形容细长的线状物。结合起来,“兔缕”可能指的是与兔子相关的细长物品,或者是一种比喻用法,形容某物细长如兔毛。
由于“兔缕”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种细腻或纤细的质感,如“她的头发如兔缕般柔软”。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出现。
由于“兔缕”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可能是某个特定方言或文学作品中的创造性用法。
在文化中,兔子常常象征着敏捷和生育能力。如果“兔缕”被用作比喻,可能与这些象征意义有关。
“兔缕”可能给人以柔软、细腻的联想,带来一种温和、亲切的情感反应。
由于“兔缕”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过,柳絮如兔缕,轻舞飞扬。”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其中兔子的毛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细腻,如同缕缕细丝。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找到描述细长、柔软物品的词汇。
“兔缕”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使用和理解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文化背景。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细腻的感受和描述。
1.
【兔】
(象形。象踞后其尾形。本义:哺乳类动物,通称兔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其兽前足短后足长,俗字作菟。-兔,兽名。象踞后其尾形。 、 《论衡·奇怪》-兔舐毫而孕,及其生子,从口而出也。 、 《诗·召南·兔置》-肃肃兔罝。 、 《礼记·曲礼》-兔曰明视。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 、 、 、 《乐府诗集·木兰诗》-雄兔脚扑朔。 、 、
2.
【缕】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娄声。本义:麻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缕,线也。 、 《孟子·滕文公上》-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 、 《孟子》。注:“紩铠甲之缕也。”-有布缕之征。 、 苏轼《赤壁赋》-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潜夫论·俘侈》-或断绝众缕,绕带手腕。
【组词】
缕綦、 缕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