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2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23:41
“奋然”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振奋、激昂的样子。它通常用来形容人因为某种激励或决心而表现出积极、有力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奋然”常用来描绘主人公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的决心和勇气,如“他奋然起身,决定面对一切困难。”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表达决心或激励时,仍可听到。在专业领域,如体育报道中,可以用“奋然”来形容**员在比赛中的拼搏精神。
同义词:激昂、振奋、奋发、奋勇 反义词:颓废、沮丧、消沉、萎靡
同义词中,“激昂”强调情绪的高涨,“振奋”强调精神的提升,“奋发”强调积极向上的努力,“奋勇”强调勇敢无畏。反义词则表达了与“奋然”相反的情绪状态。
“奋然”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奋”字早在《说文解字》中就有记载,意为振翅飞翔,引申为振奋、奋发。随着时间的推移,“奋然”逐渐被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特别是在面对挑战时的积极态度。
在**文化中,“奋然”常与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相联系。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常被用来激励人们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现代社会的进取精神。
“奋然”这个词给我带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决心。在表达时,它能够传递出一种强烈的动力和希望,影响我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面对工作上的重大挑战,我感到非常焦虑。但在一次团队会议中,听到同事们奋然的发言和建议,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最终我们一起克服了困难。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奋然”:
晨曦初照,万物苏醒,
心中火焰,奋然燃烧。
迎风破浪,不畏艰险,
梦想之舟,扬帆远航。
在视觉上,“奋然”可以联想
1.
【奋】
(会意。金文字形,中间是“隹”(鸟);外面象鸟振翅欲飞之势;下面是“田”,表示空旷的田野。本义:鸟类振羽展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奮,翚也。 、 张衡《西京赋》-奋隼归凫。 、 《淮南子·原道》-羽翼奋也。 、 《尔雅·释鸟》-雉绝有力奋,鸡绝有力奋。 、 《诗·邶风·柏舟》-不能奋飞。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 、 《聊斋志异·促织》-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组词】
奋翅、 奋翼、 奋翔、 奋鳞、 奋翮
2.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引证】
《说文》-然,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