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2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20:36
奋笔 的字面意思是指用力地、迅速地写字或书写。基本含义是指在写作或记录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通常用来形容写作时的专注和投入。
“奋笔”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奋”字有用力、振作的意思,“笔”字指书写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奋笔”逐渐被用来形容写作时的积极和迅速。
在**传统文化中,书法和文学一直被视为高雅的艺术形式。因此,“奋笔”一词也承载着对文学和书法艺术的尊重和推崇。
“奋笔”一词给人以积极、专注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勤奋、努力和创造力,激发人们在学*和工作中更加投入和热情。
在我的学*经历中,每当面临重要的考试或项目时,我总会奋笔疾书,尽可能地记录和整理关键信息,以确保不遗漏任何重要细节。
诗歌:
夜深人静时,我奋笔如风,
字字珠玑,句句深情。
墨香飘溢,纸张轻吟,
创作的火焰,永不熄灭。
视觉联想:想象一个作家在昏黄的灯光下,奋笔疾书,纸张上留下深深的墨迹。 听觉联想: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伴随着心跳的节奏,形成一种专注而有力的旋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writing with fervor”或“scribbling furiously”,都传达了写作时的热情和迅速。
“奋笔”一词不仅描述了写作的行为,更蕴含了对知识和艺术的热爱。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要保持专注和热情,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1.
【奋】
(会意。金文字形,中间是“隹”(鸟);外面象鸟振翅欲飞之势;下面是“田”,表示空旷的田野。本义:鸟类振羽展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奮,翚也。 、 张衡《西京赋》-奋隼归凫。 、 《淮南子·原道》-羽翼奋也。 、 《尔雅·释鸟》-雉绝有力奋,鸡绝有力奋。 、 《诗·邶风·柏舟》-不能奋飞。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 、 《聊斋志异·促织》-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组词】
奋翅、 奋翼、 奋翔、 奋鳞、 奋翮
2.
【笔】
(会意。从竹,从聿。“聿”(yù),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秦制字。秦以竹为之,加竹。-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 、 《礼记·曲礼》-史载笔,士载言。 、 清·林觉民《与妻书》-不能竟书而搁笔。
【组词】
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 笔帕之敬、 笔楮难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