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3:3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3:31:08
吠影吠声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看到影子就叫,听到声音就叫”,比喻人云亦云,没有主见,随声附和。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不加思考就盲目跟随他人意见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吠影吠声 常用来讽刺那些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在讨论中没有自己的观点,只是随大流。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群体行为中的从众现象。
同义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盲目跟风 反义词:独立思考、特立独行、独具慧眼
吠影吠声 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寓言故事,原意是指狗看到影子或听到声音就叫,后来被引申为形容人没有主见,盲目跟随他人。
在文化中,强调独立思考和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吠影吠声** 这个成语反映了社会对于个体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视。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代表了缺乏独立性和创新性。联想上,我会想到那些在群体中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尽量避免成为吠影吠声的人。在团队讨论中,我总是努力提出自己的观点,即使它们与众不同。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喧嚣的市集,人们吠影吠声, 唯有那孤独的诗人,静静地思考着真理。”
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群人盲目跟随一个领导者,而听觉上,则是连续不断的附和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follow the crowd" 或 "sheep mentality",都用来形容缺乏独立思考的行为。
吠影吠声 这个成语提醒我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盲目跟随他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成为没有主见的人。
谚云:‘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叭儿们何尝知道什么是民族主义,又何尝想到民族,只要一吠有骨头吃,便~了。
1.
【吠】
(会意。从犬,从口。本义:狗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吠,犬鸣也。 、 《楚辞·九章》-邑犬君吠兮所怪也。 、 王符《潜夫论·贤难》-谚云:“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组词】
吠声、 吠日
2.
【影】
(形声。从彡,景声。彡(shān),毛饰花边形。本义:影子;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影,形影。 、 《吕氏春秋·功名》-犹表之与影。 、 《淮南子·修务》-吾日悠悠惭于影。
3.
【吠】
(会意。从犬,从口。本义:狗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吠,犬鸣也。 、 《楚辞·九章》-邑犬君吠兮所怪也。 、 王符《潜夫论·贤难》-谚云:“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组词】
吠声、 吠日
4.
【声】
(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声,音也。 、 《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虞书》-声依永律和声。 、 《礼记·郊特牲》-凡声阳也。 、 《诗·齐风·鸡鸣》-苍蝇之声。 、 《诗·小雅·车攻》-有闻无声。 、 柳宗元《永州八记》-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
【组词】
声叉、 声嘶、 声如洪钟、 声振林木、 声动梁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