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7:1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11:03
“少吃没穿”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吃得少、穿得少,形容生活贫困,缺乏基本的生活物资。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或家庭在物质上的匮乏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少吃没穿”常用来描绘贫困人物的生活状况,增强故事的现实感和情感共鸣。在口语交流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生活困难,或者自嘲自己的经济状况不佳。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经济学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贫困现象或社会不平等。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描述物质状况时各有侧重,但“少吃没穿”更侧重于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
“少吃没穿”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人们对贫困生活状态的直观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贫困状态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贫困常常被视为一种不幸的状态,因此“少吃没穿”这个成语在文学和日常交流中频繁出现,反映了社会对贫困问题的关注。
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种同情和关怀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那些在物质上挣扎的人们。它也可能唤起人们对社会不平等和贫困问题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遇到或听说一些因为经济困难而少吃没穿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能激发人们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风雪中,他少吃没穿,却心如火燃,梦想不灭。”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悲伤或温暖的旋律来增强这种贫困和希望并存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ve hand to mouth”或“barely making ends meet”,这些表达也传达了类似的生活贫困状态。
“少吃没穿”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物质上的贫困,也反映了社会对贫困问题的关注和人们的同情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观点。
把喜儿领到我家来过几年好日子,不比在你家~好得多吗?
1.
【少】
(会意。小篆从小,丿(piě)声。本义:不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少,不多也。 、 《太玄·玄衡》-少,微也。 、 《易·略例》-夫少者,多之所贵也。 、 《仪礼·乡射礼》-宾少进。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险以远,则至者少。 、 《韩非子·五蠹》-人民少而财有余。
【组词】
少一时、 少可、 少冗、 少甚么、 少才、 少年、 少好、 少言寡语、 少说、 少气
2.
【吃】
(形声。从口,乞声。本义:口吃,结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吃,言蹇难也。 、 《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吃。
【组词】
吃子、 吃吃
(形声。从口,契声。本义:吃东西。按:“吃”在古代一般不当“吃东西”讲。“吃东西”的意义古代写作“喫”。汉字简化后“喫”写作“吃”)。
3.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
4.
【穿】
(会意。从牙,从穴。牙在穴中,表示穿通的意思。本义:穿通,穿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穿,通也。 、 《诗·召南·行露》-何以穿我墉。 、 、 《三国志·诸葛亮传》-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 司马光《资治通鉴》-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组词】
穿墉、 穿着鼻、 穿穴、 穿空、 穿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