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0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2:21
“五尺竖子”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身高五尺的年轻人”。在古代**,尺是一种长度单位,五尺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5米左右。因此,“五尺竖子”通常指的是一个身材不高、年纪较轻的男性。
“五尺竖子”这个词汇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五尺”指的是身高,“竖子”则是对年轻男性的称呼。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年轻人”等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在古代**社会,身高和年龄常常被用来评价一个人的成熟度和能力。因此,“五尺竖子”这个词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年轻男性的期待和评价标准。
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对年轻、不成熟或身材不高的男性的轻视或调侃的情感色彩。在现代社会,这种情感色彩可能不太受欢迎,但在古代文学中,这种表达方式较为常见。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从而对其产生一定的理解和联想。
在创作中,可以将“五尺竖子”这个词汇融入到描述一个年轻、稚嫩但充满潜力的角色中,例如:
他虽是个五尺竖子,但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能照亮前行的道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身材不高但眼神坚定的年轻男性形象。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文学朗诵中对这个词汇的抑扬顿挫的表达方式。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可以用“young man”或“adolescent”等词汇来表达。
“五尺竖子”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年轻男性的特定看法和期待。通过学和理解这个词汇,可以更好地把握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背景和人物形象,对语言学和文化理解都有一定的帮助。
仲尼之门,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尺】
(指事。小篆,从尸,从乙。“尸”象人卧的形象。“乙”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本义:十寸)。
同本义,量词。长度单位。
【引证】
《说文》-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所以指斥规榘事也。
3.
【竖】
纵。与“横”相反。
【引证】
南朝·梁简文帝《明月山铭》-緅色斜临,霞文横竖。
【组词】
竖井
童仆。
【引证】
《列子·说符》-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组词】
竖人
4.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