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9:35
凫颈鹤膝(fú jìng hè xī)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野鸭的脖子,鹤的膝盖”。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或人的形态奇特,不符合常规或不协调。
在文学作品中,凫颈鹤膝常用来形容人物的外貌特征或事物的形状奇特,有时也用来比喻不协调或不和谐的状态。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或艺术讨论中,它可能会被提及。
凫颈鹤膝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学和艺术领域仍然保留其独特的表达功能。
在文化中,鹤和凫都是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动物。鹤象征长寿和高雅,而凫则常被视为野性和自由的象征。因此,凫颈鹤膝这个成语在文化上也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反映了人对于形态和美学的独特理解。
这个成语给我的情感反应是好奇和惊讶,因为它描述的是一种不寻常的、引人注目的形态。在联想上,它让我想到那些独特而富有创意的艺术作品,它们以不寻常的方式挑战观众的审美*惯。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艺术展览中看到一件雕塑作品,其形态奇特,让人联想到凫颈鹤膝这个成语。这件作品因其独特的造型而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凫颈鹤膝,奇形异状,
艺术之笔,绘出非凡。
观者惊叹,心潮澎湃,
独特之美,永驻心间。
结合图片,凫颈鹤膝可以让人联想到那些形态奇特的雕塑或建筑。在听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那些描述奇特事物的诗歌或故事,带来一种神秘而引人入胜的感觉。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方式,如形容事物形态奇特或不协调的词汇,在各种语言中都有存在。
凫颈鹤膝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独特的表达功能,它不仅描述了事物的形态,还蕴含了文化和审美的深层意义。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冠卿年亦有~之诮。
1.
【凫】
动物名。俗名野鸭 。鸟纲,雁鸭目,雁鸭科。体长60余厘米,喙宽而扁平且短,除繁殖期外,都过群集生活。
【引证】
《广韵》-凫,水鸭也。
另一说凫是“家鸭”。
【组词】
凫雏、 凫雁、 凫胫
2.
【胫】
(形声。从肉,巠声。本义:小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胫,胻也。 、 《论语》。皇疏:“脚胫也。膝上曰股,膝下曰胫。”-以杖叩其胫。 、 《山海经·海内经》-有赤胫之民。 、 《汉书·赵充国传》-闻苦脚胫寒泄。 、 《淮南子·俶真》-析才士之胫。
【组词】
胫无毛、 胫大于股、 胫衣
3.
【鹤】
(形声。从鸟,隺(hè)声。本义:鹤科各种类鸟的统称,皆为大型涉禽)同本义 ,包括一小组体高的涉禽,外形如鹭但构造较接近于秧鸡,通常大于鹭,与鹭不同的是有分裂的颅骨,羽毛更紧密,部分秃顶,嘴较钝并在近中央处有较大鼻孔,后趾向上抬起。
【引证】
《广韵》-鹤,似鹄长喙。 、 《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 、 《楚辞·刘向·九叹·远游》-腾群鹤于瑶光。
【组词】
鹤音、 鹤侣、 鹤唳、 鹤胫、 鹤语
4.
【膝】
(形声。从肉,桼(qī)声。本义:膝头) 大腿和小腿相连关节的前部。通称膝盖。
【引证】
《礼记》-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队诸渊。
【组词】
膝馒头、 膝下荒凉、 膝踝、 膝拐、 膝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