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4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43:37
“兔起鹘落”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兔子刚跳起来,鹘(一种猛禽)就迅速俯冲下来捕捉。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动作迅速,反应敏捷,比喻做事迅速、果断。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物的行动迅速,如武侠小说中的高手对决。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形容某人反应快或者做事效率高。在专业领域,如体育、军事等,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员或士兵的快速反应能力。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对自然界中动物行为的观察。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兔子常被视为敏捷和机智的象征,而鹘则代表速度和力量。因此,这个成语融合了这两种动物的特性,强调了速度和效率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活力的感觉,联想到快速、有效的行动。它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迅速反应,果断行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在工作中反应迅速、处理问题高效的同事或朋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柳枝轻摇,兔起鹘落间,时光如梭。”
想象一只兔子在草地上跳跃,紧接着一只鹘从天而降,这个场景给人以视觉上的动态美。听觉上,可能伴随着风声和鸟鸣,增添了一种自然和谐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quick as a flash”或“lightning fas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速度和敏捷性。
“兔起鹘落”这个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含文化内涵,是汉语中表达速度和效率的一个有力工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知其不可久处,则知所兔起凫举,死惛之地矣。
1.
【兔】
(象形。象踞后其尾形。本义:哺乳类动物,通称兔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其兽前足短后足长,俗字作菟。-兔,兽名。象踞后其尾形。 、 《论衡·奇怪》-兔舐毫而孕,及其生子,从口而出也。 、 《诗·召南·兔置》-肃肃兔罝。 、 《礼记·曲礼》-兔曰明视。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 、 、 、 《乐府诗集·木兰诗》-雄兔脚扑朔。 、 、
2.
【起】
(形声。从走,己声。本义:由躺而坐;由坐而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起,能立也。 、 《庄子·齐物论》-曩子坐,今子起。 、 《诗·小雅·沔水》-载起载行。 、 《礼记·曲礼》-请业则起。 、 《墨子·公输》-子墨子起。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夫起大呼。
3.
【凫】
动物名。俗名野鸭 。鸟纲,雁鸭目,雁鸭科。体长60余厘米,喙宽而扁平且短,除繁殖期外,都过群集生活。
【引证】
《广韵》-凫,水鸭也。
另一说凫是“家鸭”。
【组词】
凫雏、 凫雁、 凫胫
4.
【举】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舉(yǔ)声。本义:双手托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举,对举也。 、 《广韵》-举,擎也。 、 《庄子·逍遥游》-其坚不能自举也。 、 《史记·项羽本纪》-举所佩玉玦。
【组词】
举桉、 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