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6:23
帷房:指用帷幕围起来的房间或空间,通常用于分隔或装饰,以增加私密性或美观性。在古代,帷房也常指女性的闺房或寝室。
帷房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帷”指布帘或帷幕,“房”指房间或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古代**,帷房常与女性的闺房联系在一起,象征着女性的私密和贞洁。在现代社会,帷房的使用更多地与装饰和空间分隔有关,不再具有特定的性别含义。
帷房一词常带有一种神秘和私密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温馨、安静和隐秘的空间。它也可能唤起对古代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的怀旧情感。
在现代生活中,帷房的概念可以应用于家居装饰,如使用窗帘或布帘来分隔客厅和餐厅,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和美观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月光洒在帷房, 轻纱般的梦, 在静谧中飘荡。
视觉联想:想象一幅画面,一间用轻柔的布帘围起来的房间,光线透过帘幕,营造出柔和的光影效果。 听觉联想:轻柔的风吹动帘幕,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伴随着宁静的夜晚。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urtained room”或“draped room”,但在使用和象征意义上可能与中文的“帷房”有所不同。
帷房一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不频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不仅能够增加语言的丰富性,还能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生活方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提升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帷】
(形声。从巾,隹(zhuī)声。从巾,与丝织品有关。“帷”是帷幕。本义:围在四周的布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帷,在旁曰帷。 、 《诗·卫风·氓》-车帷裳。 、 《急就篇》-蒲蒻蔺席帐帷幢。 、 《说文通训定声》-在旁曰帷,在上曰幕。 、 《史记·滑稽列传》-即将女出帷中。 、 《史记·项羽本纪》-披帷西向立。 、 清·周容《芋老人传》-揽辔褰帷。
【组词】
帷薄、 帷盖、 帷堂、 帷帏、 帷幌
用幕布遮挡。
【引证】
《新书·连语》-周武王乃使人帷而守之。
【组词】
帷房
2.
【房】
(形声。从户,方声。上古边室皆用单扇门(即“户”),庙门大门才用双扇门,故“房”从“户”。本义:正室左右的住室)。
古代堂中间叫正室,两旁的叫房。
【引证】
《说文》-房,室在傍者也。 、 《六书故》。段曰:“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桂馥曰:“古者宫室之制,前堂后室。前堂之两头有夹室,后室之两旁有东西房。”-房,室旁夹室也。 、 《仪礼·乡食礼》-记宰夫宴出自东房。 、 《书·顾命》-在东房。 、 《左传·宣公十七年》-郤子登,妇人笑于房。
【组词】
厢房、 房植、 房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