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3:15
词汇“帷箔”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建筑或家具中的一种装饰性隔断。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帷箔”进行分析:
“帷箔”一词由两个字组成:“帷”指的是用布料制成的帘子或帷幕,用于遮挡或装饰;“箔”在古代指的是用竹子或木片编织成的*片,常用于屏风或隔断。因此,“帷箔”合起来指的是用布料和竹木片制成的装饰性隔断,常见于古代的宫殿、庙宇或贵族家庭中。
在文学作品中,“帷箔”常用来营造一种古典、优雅的氛围,如在描述古代宫廷生活或文人雅士的居所时可能会用到。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现代人更倾向于使用“帘子”、“屏风”等更为通俗的词汇。
“帷箔”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它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多地使用“帘子”、“屏风”等词汇来描述类似的物品。
在**古代文化中,“帷箔”不仅是实用的家居用品,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宫廷和贵族家庭中,精美的帷箔往往代表着主人的品味和财富。
提到“帷箔”,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优雅和精致,以及一种古典美的氛围。它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可能是宁静、神秘和尊贵。
由于“帷箔”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现代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然而,在参观古代建筑或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从而增加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宫廷的诗歌时,可以使用“帷箔”来描绘场景:
金碧辉煌宫墙内,
帷箔轻摇映月光。
琴声悠扬穿帘过,
一曲古韵醉人心。
想象一幅画面:在一间古色古香的房间里,一扇精致的帷箔轻轻摇曳,透过帷箔可以看到朦胧的月光。这样的场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典音乐的旋律,如古筝或琵琶的悠扬声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装饰性隔断可能被称为“屏风”或“帘幕”,但其材质和设计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日本的“障子”是用纸和木框架制成的滑动隔断,而西方的“curtain”则是用布料制成的窗帘。
“帷箔”作为一个古雅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了解和学这样的词汇,不仅能够增加语言的丰富性,还能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适当地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为交流增添一份古典美和深度。
1.
【帷】
(形声。从巾,隹(zhuī)声。从巾,与丝织品有关。“帷”是帷幕。本义:围在四周的布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帷,在旁曰帷。 、 《诗·卫风·氓》-车帷裳。 、 《急就篇》-蒲蒻蔺席帐帷幢。 、 《说文通训定声》-在旁曰帷,在上曰幕。 、 《史记·滑稽列传》-即将女出帷中。 、 《史记·项羽本纪》-披帷西向立。 、 清·周容《芋老人传》-揽辔褰帷。
【组词】
帷薄、 帷盖、 帷堂、 帷帏、 帷幌
用幕布遮挡。
【引证】
《新书·连语》-周武王乃使人帷而守之。
【组词】
帷房
2.
【箔】
(形声。从竹,泊声。本义:竹帘子)。
同本义。
【引证】
《新唐书·卢怀慎传》-门不施箔。
【组词】
苇箔;箔幛、 箔经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