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7:0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7:09:13
浃髓沦肌(jiā suǐ lún jī)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渗透到骨髓和肌肉”,比喻影响深远,深入人心。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某种影响或感受的深度和彻底性,通常用来形容某种情感、思想或经历对人的深刻影响。
在文学作品中,浃髓沦肌常用来形容深刻的情感体验,如爱情、悲伤或震撼。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写作中,它可以用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力度。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教育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长期或深刻的学*或体验对个体的影响。
同义词:深入骨髓、刻骨铭心、铭心刻骨 反义词:浮光掠影、浅尝辄止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都与浃髓沦肌在表达深度和持久性上有所关联,但每个词都有其独特的细微差别。例如,“刻骨铭心”更强调记忆的深刻和难以忘怀,而“浮光掠影”则强调表面的、不深入的体验。
浃髓沦肌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其构成部分“浃”和“沦”都有深入、渗透的意思。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深刻的感受或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浃髓沦肌**这个成语体现了对深刻体验和内在影响的重视。在儒家文化中,强调的是内在修养和外在行为的统一,这个成语正好体现了这种内外一致的理念。
浃髓沦肌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深刻的、持久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真正触动心灵的经历或情感,如深沉的爱情、重大的生活转折点或深刻的自我反思。
在我的生活中,浃髓沦肌这个成语曾用来描述一次深刻的旅行体验,那次旅行不仅改变了我的视野,也深深影响了我的价值观和人生选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那片古老的森林里,
时间的脚步浃髓沦肌,
每一棵树,每一声鸟鸣,
都刻下了岁月的痕迹。
结合图片,浃髓沦肌可以联想到一幅深邃的森林图片,树木茂密,光线透过树叶,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氛围。在音乐方面,可以联想到一首缓慢而深沉的古典音乐,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它能够唤起深层的情感共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eeply ingrained”或“etched in one's memory”,这些表达也强调了影响或记忆的深度和持久性。
浃髓沦肌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深刻的情感和体验。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对于提升我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非常有帮助。
不浸于肌肤,不浃于骨髓。
改头换面夸奇遇,~感大恩。
1.
【浃】
(形声。从水,夹声。本义:湿透)。
同本义。
【引证】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汗出浃背。
【组词】
汗流浃背;浃髓沦肌,浃髓沧肤,浃沦肌髓
2. 【髓】 (形声。从骨,随省声。本义:骨中的凝脂)。
3.
【沦】
(形声。从水,仑(lún)声。本义:水起微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沦,小波为沦。 、 《诗·魏风·伐檀》。传:“小风水成文转如轮也。”-河水清且沦猗。 、
4.
【肌】
(形声。从肉,几声。本义:肌肉)。
同本义(先秦时期,“肌”表示人的肉;“肉”表示禽兽的肉)。
【引证】
《说文》-肌,肉也。 、 《春秋繁露》-度制,肌肤血气之情也。 、 《韩非子·喻老》-病在肌肤。 、 《史记·扁鹊列传》-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
【组词】
肌肥骨重、 肌肌、 肌肪、 肌革、 肌骨